第2版:理论

乔木亭亭倚盖苍 栉风沐雨自担当

□ 葛 星

穿岁月峰头,伴历史云烟,五四精魂肇始穿越已过百年,生生不息仍余韵未绝。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身之本,是青年的三观必修课。当代青年唯有立长志、立远志、立伟志,用知识和本领创造出色成绩,才能在众说纷纭中保持清醒,才能在艰险磨难中守望初心。

保护历史才会留住根脉,传承精神才能开创未来。回望百年沧桑,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辨,伟大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的作用不可或缺。“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复兴路上从头越,五四精神正年轻。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不用凭吊废池旧台,不用翻阅繁琐记载,“五四”始终是一个思想源泉,一个精神地标。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也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时间之河奔腾向前,中华民族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当代青年从不做时代的观众和看客,而是用行胜于言的激情和干劲为自己代言、为时代定义。白衣作战袍,青年勇前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击新冠肺炎,青年彰显“硬核”担当,4.2万医护驰援湖北,其中有1.2万是90后,有一部分还是95后和00后。30多岁,正是人生最繁忙的阶段,有许多人生大事要完成。年仅33岁的“白衣战士”张静静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以生命赴使命,倒在回家之前,“暗夜里的一束光”突然陨灭,天上多了一位白衣天使,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家国永念!

百年前,李大钊先生大声疾呼:“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青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中流砥柱百舸争流。历史的时针已拨向新时代,“五四精神”被注入新活力,步入新常态。

五四精神不仅属于当代,更属于当下。爱国是“五四”的鲜亮底色,新时代青年需要传承弘扬这份家国情怀与担当,这是青春的必然选择。羽扇纶巾步入人群,是强国接力的姿态;奋笔疾书孜孜不倦,是大国风范的回应。著名学者崔卫平曾说过:“你所站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仔细体味,明白了五四精神在当下的内涵和意义,那就是责任与担当。

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前行之路我们心手相牵。青春不息,奋斗不止。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当代青年有黄金般的岁月,真可谓生逢其时、大有可为。在百年五四运动后的今天,中国的发展靠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筚路蓝缕,铭刻于心并外化于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毅前行,做出自己功勋卓著的努力!

(作者单位:吕梁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