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剑平 王涛
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启洪连”是最早以牺牲连长名字命名的连队,比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杨根思连”还早五年,这支现在以“空突利刃”闻名的英雄连队,诞生于1945年七月汾阳境内峪道河镇敖坡村的一次与日寇的战斗中,也就是军史所称的敖坡阻击战。
清明节前的一天,我们吕梁日报汾阳采访组的三位记者在汾阳党史办张庆忠等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前往位于汾阳城西北20公里外的峪道河镇敖坡村,走访红色遗址,祭拜革命先烈,追寻英雄连队的足迹。
忆往昔峥嵘岁月
说起敖坡村,如今的人们可能觉得陌生而普通,没什么名气,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它曾是中共汾阳县委县政府的驻地,是连接晋绥根据地与太岳根据地秘密交通线的重要驿站,是从吕梁山区进入晋中平原的主要通道,是晋绥革命边区最南端的抗日桥头堡。
1939年春,党领导的牺盟会在敖坡村一带发动民众抗日救亡。这个山村的群众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寇曾经九次在这里疯狂烧杀,不足两百人的村里就有十数位群众遇难,但是,这个不屈的山村,没有出过一个汉奸,始终忠心耿耿跟随着共产党八路军。
敖坡村是中原地区及太岳根据地通往晋绥边区与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红色交通要道,我党许多领导人和部队从这里经过,延安与晋绥革命边区的许多重要物资都从这里输送,敖坡村民为我军贮备粮草、做饭烧水、侦查敌情,护送过境,昼夜不歇。1948年7月,汾阳解放,汾阳县民主政府从这里走进汾阳城,因而这个村庄享有“汾阳西柏坡”的美誉。“启洪连”及其敖坡阻击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启洪连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而上,在山坡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十余座砖石砌成的烈士墓映入眼帘,百余棵松柏树掩映其间。据说这里原来并没有树,是烈士安葬后敖坡人从十里外的山上人挖肩扛移来树苗,从山下抬来一桶桶的清水,为烈士忠魂在这石头山上营造出的一方绿色世界。1993年12月,启洪坡烈士墓被确定为汾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时光已经过去了76个年头,难以找到当时的亲历者,也无法查阅到相关第一手资料,我们只能根据汾阳党史办提供的基本情况、汾阳文联主席张立新的现场介绍,结合一些当年参战者后人写的回忆文章,大体还原那次战斗过程。
1945年7月6日,负责保卫延安的警备第一旅和留守陕北的三五九旅部队,护送刚刚参加完党的“七大”的部分代表以及从中央党政机关调派南方根据地组建政权的高、中级干部400余人,从陕北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翻越吕梁山,于7月初行进至吕梁山脉东麓汾阳县境内,准备下山穿过晋中平原敌占区,进入太行山区继续南下。
7月6日拂晓前,警备第一旅部队经过夜行军抵达汾阳县西山山麓敖坡村,决定在此宿营为通过敌占区做准备。来自汾阳据点的日伪军七八百人,分三路趁夜色向敖坡村袭来,警备第一旅一团八连指战员在连长曹启洪带领下立即投入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毫不畏惧浴血奋战,先后七次击退日军进攻,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和石头与敌人拼杀,连长曹启洪等14名同志壮烈牺牲。八连最终将敌人击溃,消灭日伪军一百多人,完成了保卫了南下支队安全的光荣任务。
此战军史称作敖坡阻击战,上级命名八连为启洪连,连队番号至今保留,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空中突击旅。
1970年,启洪连所在部队千里野营拉练,在当年的主战场老子梁上为烈士们建墓立碑。为纪念英雄,这道山梁从此更名为启洪坡。2020年7月6日,阔别50年后,启洪连部队指战员重返敖坡,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这里感受军民鱼水之情,汲取强军的精神力量。
看今朝变化万千
和平年代,敖坡村在党的领导下,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利用光照充足的特点,大量栽植苹果树等经济林,是汾阳绿色生态建设排头兵,是远近有名的花果山。改革开放以来,敖坡人两个文明一起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整村搬迁,从七零八落的崖畔土窑洞变成了一排排的砖砌窑洞,从通电到通自来水,再到通水泥里通网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日子过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注重文化教育,仅有五百人的小山村,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几十年里先后培养出了一百多名大学生,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样的教育奇迹应该在全市也是屈指可数。
村支书任学敬对记者说,尽管现在村里常住人口只剩下二百余人,但是村民的勤劳朴实、艰苦奋斗的传统依然没有丢失,村里的苹果核桃等产业依旧发展良好,达到了2000多亩,人均4亩还多,林果收入占到了村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正常年景光这一项收入就可以保证农民衣食无忧,人们从生活劳动实践中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吃水要到一公里外的山沟泉眼里挑,现在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原来村里好多是羊肠小道,现在都是硬化水泥路,近年来网络进村后,更是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虽然大多数年轻人为了孩子的教育已经到城里居住,但村里的生机活力仍在,和谐富足的生活状态没变,村民收入连续几十年稳步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敖坡人民在汾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以红色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成立红色敖坡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着力打造红色敖坡文化生态旅游风景区、国家级国防教育园区,开工建设红色敖坡展览馆、复建国防教育展馆,新村红色文化广场,逐步修复县委政府驻村旧址,拓宽10公里旅游道路,扩建启洪波烈士陵园,创作拍摄电影《中国战场之启洪连》。目前,展馆设计、建设,陵园维护、道路修建等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批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干部络绎不绝慕名而至。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山西晋绥革命历史文化片区的又一枚红色印记,敖坡村也将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再次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