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如何推动高校党建和高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 穆晓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新时期高校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步提升,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举措。作为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党支部书记,结合工作实践和自身思考,认为做好高校支部党建工作要做到“三个三”。

一、用好“三个抓手”,打造政治上的过硬支部。一是深化党史学习铸忠诚。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持续形成“党委引领学、支部组织学、个人自主学”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层”学习活动,通过征集学习心得、展示学习笔记、举办学习分享会、评选学习之星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厚植忠诚履职、铸魂育人的思想根基。二是固化主题党日强党性。利用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缅怀先烈悟初心,铸魂育人同追梦”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促使党员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忠诚再淬炼,不断迸发凝心聚力奋进新征程、斗志昂扬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三是优化网络平台当先锋。用足用好“学习强国”“三晋先锋”“山西干部在线学院”等网络学习平台,定期开展支部学习积分评比活动,激发党员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抓好“三个重点”,打造工作上的示范支部。一是抓队伍建设强堡垒。以班子建设为抓手,从知识结构、年龄梯度、专业互补等方面,着力选齐配强支部班子。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发挥班子成员带头、党员干部带头、党员教师带头的“三带头”作用,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育人、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教师专业成长。以典型标杆为引领,将教学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党员教师培养成为教学骨干,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培育催生鲜活的新榜样、新标杆、新动力,持续形成学榜样、做榜样、比学赶超生动局面。二是抓品牌创建激活力。大力倡导“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品牌理念,创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推进规范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争做悦读先锋,打造书香支部”“忆峥嵘岁月,诵红色经典”“笔墨凝书香,迎新写春联”等特色党建活动,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党建工作品牌,使党建品牌建设成为一种重要标杆、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示范引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三是抓深度融合提质效。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核心理念,将党建与教师教学相融合,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和党员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积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党建与学生德育相融合,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各级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盯好“三个关键”,打造作风上的表率支部。一是盯责任落实聚合力。认真落实党支部主体责任,发挥支部书记“龙头”作用,建立健全“支部书记统筹抓、支委分工抓、党员参与抓”的工作机制,组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盯制度建设促规范。健全完善“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党员发展、民主评议等制度,推动支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引动党员严格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让标准成为习惯、让规范成为常态,确保支部各项党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三是盯考核奖惩明导向。突出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考评导向,采用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档”,将党员履职尽责和日常表现情况量化标准、设定分值、动态管理,把积分结果作为党员评先评优、奖励惩处等重要依据,大力营造简单积极、风清气正、干事成事的浓厚氛围,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吕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