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的东部有一个小县城——交城县。多年前的名曲《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传唱大江南北,让交城闻名遐迩。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再次唱响《交城山》,已经是三百六十度大转弯。不得不承认我们乘着“吕梁速度”的快车,在按下快进键,步入快车道的同时,跑出了城乡大变样的加速度。
交城以山为多见,延绵不断的山峰将整个通往山区的柏油马路包裹其中,弯弯曲曲,一望无际。沿着蜿蜒盘旋的柏油马路行驶百十公里,高大气派的“代家庄”村牌映入眼帘。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家门口的旖旎风光所在。代家庄早在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山,凹凸不平的石头路上,三三两两的垃圾碎片时时在空中起舞,好似在嘲笑,墨绿色“花卷”随处可见,一阵风吹来,臭熏熏的刺鼻味儿,让人想马上逃离。放眼望去,一片片紧挨的土黄耕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不言而喻。这样的生活环境随着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村庄在各级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振兴的画卷悄然绘就,从此和黄土高原说再见。
走进代家庄村口,一座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小二楼并排屹立在马路两侧,显然掩盖了小村庄的事实,成为了吸引游人、对外的窗口。通往村庄的道路上,青翠欲滴的松树整齐地排列在乡间马路两侧,随着微风一摇一摆,好似在和远来的客人打招呼。也许是怕“一枝红杏出墙来”,也许是怕“回头攀折处,伤痕如泪潸”,这些松树像妈妈爱孩子一般被紧紧地保护着,绿色的网格和青松显得那样和谐,给人生机盎然、生机焕发的感受。
进入村庄,宽敞的广场上安装着健身器材,居委会和卫生所分别位于广场的正北面和正东面,灰中发绿的水泥地上被清洁专员打扫得一尘不染。沿着街道望去,墨绿色的垃圾桶间隔有规律地排列在路一边,街道上再没有跳舞的碎片。随着清风拂面,迎来的是阵阵花香。原来的墨绿“花卷”早已被人们安排的妥妥当当。在无人居住的后山,正是牛羊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她们呼吸着新鲜空气,喝着清澈的溪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有时会嬉戏,有时会生气,这一切在游人看来都是天然画卷。
代家庄的变化不仅是这些,在建设上更是挥毫洒墨。
循着淡淡的花香,来到了仙境般的薰衣草庄园。徜徉在花海之中,可谓“花不醉人人自醉”。片片花海和绵绵青山在很远处连成一条线,仿佛蓝天就在头顶,稍稍踮脚便会碰头,真是人在画中游的绝美意境。
不远处的观景台默默地站在花海外侧。橙黄色的外表,给人稳重、端庄但又不失活泼。随着一级一级的阶梯,慢步到顶端,旖旎风光尽收眼底,花海的前方是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薰衣草博物馆,它的黄色外衣和观景台色彩相得益彰,显得格外和谐。里面设有专区专柜,摆设有薰衣草精油、薰衣草枕头、薰衣草香皂,薰衣草香包,欣赏完花海,游人会路经此处,也会时不时地买个纪念品或拍照留念。
在旅游的淡季,博物馆门前就成了乡民闲时取乐的最佳胜地。她们三五成群结队跳广场舞,偶尔还会在博物馆前面拍照,热闹的景象让原本冷清的博物馆也耀眼了许多。当她们累了还会坐在长椅上讨论薰衣草,她们将薰衣草的作用和起源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随便一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当然,产业带动就业,当地的老百姓也逐渐淡出了耕地为主的生产方式,反而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纷纷建起了小旅馆,开起了小饭店,做起了小买卖,走在街上个个红光满面,朝气蓬勃,仿佛在炫耀自己幸福的生活。
一系列乡村变化,不仅让代家庄人民穿得漂亮,吃得放心,住得舒服,行得方便,更让代家庄村民的头脑充实起来,向素质高的目标奋进。
一幕幕美景,让我们看到了代家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成果,看到了代家庄上下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更看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吕梁加速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新时代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