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偶尔会遇见有些患者对麻醉医生说“医生,我的酒量很大,你得给我多点麻醉,不然我会痛死的”。
有时也听见麻醉医师对麻醉效果不好的患者解释是因为该患者酒量太大。
那么,酒量与麻醉之间有什么联系,酒量大的人是否真的需要更多的麻药。
一、什么是酒量?
酒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喝含酒精饮料的最大限度。酒量与血液中酒精浓度成正相关,只有在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人才会出现醉酒状态。酒量的大小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个人的遗传基因。2.体重和身体健康状况.3.饮食习惯。4.饮酒习惯和频率。
有研究表明,一个普通成年人,24小时内可以代谢的最大酒精量为450mL(约50度白酒1斤8两,38度的白酒2斤3两)。酒精的血浆浓度达到25mg/dL可引起意识和运动功能受损,大于100mg/dL可引起前庭、小脑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超过500mg/dL即可引起明显的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二、手术的病人是怎么被麻醉的?
麻醉可以广义地分为局部麻醉(即普通认为的半麻)和全身麻醉,具体采用何种麻醉方式要根据手术的种类、手术的部位、时间长短、以及病人自身情况等诸多因素综合考量。所以不是说半麻和全麻谁更好,而是说哪种麻醉更适合!
半麻又大致可以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等等。这些麻醉方式同样可以满足手术对麻醉的基本要求,即不痛、安静、肌肉松弛等,手术中麻醉医师会根据情况使用一些镇静的药物或方法,以最大限度的让病人感觉舒适。
另一大类方法即是全身麻醉,就是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内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三、酒量与麻醉真的有关系么?
1.麻醉药剂量问题。诚如一般大众所认为的那样,长期酗酒者或者酒量大的病人对许多静脉和吸入麻醉药均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应适当加大剂量,不过这也不是完全绝对的,对于麻醉医师而言,剂量的变化不是一个大问题,可以随时依病人的情况做出调整,以满足手术及麻醉的需要,一定不会出现“麻不倒”的情况。而且一般地认为,酒量对全麻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对半麻的影响相对较小。
2.长期饮酒的病人对麻醉的影响。长期饮酒对身体会产生诸多影响,主要包括:神经病变,例如维生素不足导致神经炎、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失调,酒精性脑病等等;心血管病变,例如心率失常、心脏传导障碍、心力衰竭等等;电解质失衡;酒精对肝脏的影响显而易见,长期饮酒者肝脏经过反复脂肪浸润,最终可发展为肝组织坏死、纤维化,导致不可逆性酒精性肝硬化,引起腹水和出血倾向。这些变化必然会增加麻醉的危险性。长期酗酒者若已经出现心脏的问题,加上对麻醉药的剂量需求又增加,术中很容易出现循环不稳定甚至意外情况的发生。又如出现了肝功能不全会严重影响很多麻醉药物的代谢,甚至难以预判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肝功能不全可能造成的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会导致术中大量异常出血。对麻醉方式的选择也可能产生影响,比如凝血功能异常使得椎管内麻醉(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半麻)成为一种禁忌,只能选择全麻。所以,酗酒病人的确是不“容易”被麻醉,但是一旦被麻醉后,却也不容易恢复。因为药物的半衰期会由于长期酗酒而可能会延长,所以长期饮酒病人的术后苏醒延迟发生率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酒量大小对麻醉存在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否存在长期饮酒及因此已经造成机体伤害的程度。如果你是饮酒爱好者,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患者在面临手术或其他麻醉的情况时,应严格遵守医生的相关指示尽量不要饮酒。并在麻醉前告诉麻醉医师你的饮酒史及酒量。这些对手术及麻醉的安全非常重要!麻醉医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包括心脏、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等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为围术期的安全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兴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