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

□ 贺琪茹

作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任,还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国有企业如何保持稳健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职工需求多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影响

1、满足二者协同发展需求,共促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以促进员工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以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围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品牌形象。两者目标互补,整合后可以形成强大合力,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实现永续发展。

2、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增强内部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接轨,能够增强内部凝聚力,并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实际生活、工作情景更加贴近,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企业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进而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有效地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能够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融合,使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党的先进理念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还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融合后的企业文化还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有效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员工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目标,重视员工的需求与成长;把职工的主体地位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来加以重视。国企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职工关怀机制,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职工排忧解难,使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忠诚度得到新的提升,从而达到增强职工忠诚度的目的。同时,国有企业要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能因为没有坚持党的领导而有所放松。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工作机制,在企业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外,国有企业还要注意培养一支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者的忠诚、干净、负责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2、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党的先进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具体实践中,国有企业通过开展主题党日、道德讲堂、职工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使职工的政治素质得到新的提高。同时,企业还可通过制定企业文化手册、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举办企业文化节等方式,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品牌形象等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3、以文化建设为载体,精准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有效的途径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精准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要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实践,使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实际生活、工作场景更加贴近,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独特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国有企业可依托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通过组织职工参加企业文化培训、班子建设活动等方式,在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职工的实际需求和思想状况,引导职工深入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4、灵活运用新媒体,提升融合宣传效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应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宣传,以提升宣传效果,扩大影响力。国企可与职工及社会大众及时发布企业新闻、文化活动、思想引领等内容,通过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企业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与广大职工、社会公众进行互动沟通。同时企业还可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制作创意、吸引人的宣传资料,将思想政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亮点以企业文化建设的亮点生动展现出来。此外,国有企业还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主题征文、摄影比赛、网络直播等线上活动,以点带面,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参与,使宣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通过灵活运用新媒体,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宣传方式的局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宣传效果。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是相互贯通、密不可分的。企业因文化而发展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因此只有加强两者的建设力度,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才能经得起社会和人民的考验,才能够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