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王童雷救援记

□ 本报记者 刘丽霞

6月20日14时30分许,天空阴云低垂,细雨如丝。在吕梁市中医院门口,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午后的宁静——一辆黑色轿车引擎盖突然蹿出火苗,转眼间浓烟翻滚,火舌肆虐,整辆车陷入熊熊烈火之中,情况万分危急。

吕梁市中志协救援队副队长王童雷正巧途经此地。见此情景,他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冲向危险现场。面对不断蔓延的火势,王童雷迅速做出判断,果断拦住一辆路过的城市公交车。“快!灭火器!”公交车司机二话不说,赶紧递上车载灭火器。王童雷抄起灭火器就冲向烈焰,白色的干粉在火舌间划出一道道弧线,然而火势太猛,两个灭火器很快见底,火魔仍在张牙舞爪。面对困境,王童雷沉着冷静,他飞奔至中医院保卫科,紧急调配了几个大型灭火器,然后返回现场继续灭火。在他奋力扑救的过程中,有热心市民也自发加入救援队伍,试图控制火势。

随着响亮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消防队员赶到现场。但王童雷的工作远未结束——“砰!”一声爆响,起火车辆在燃烧过程中多次发生燃爆,巨大的声响和随时可能飞溅的碎片,让周围空气都弥漫着危险气息。“大家后退!”王童雷顾不上休息,立即转身疏导围观群众,在雨中指挥车辆绕行。直到最后一缕黑烟散去,确认现场安全后,这位满身烟灰的救援队长才长舒一口气,悄悄离开了现场。

“在国家和人民出现危险需要救援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担当。”这是吕梁市中志协救援队的铮铮誓言,而王童雷用实际行动将这句话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发现火情时的本能冲锋,到调配资源时的沉着应对;从直面危险时的无畏无惧,到疏导人群时的有条不紊——每一个动作都是对救援使命的完美注解,每一滴汗水都折射着守护生命的坚定信念。

这场雨中救援,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公交司机和保安毫不犹豫递来灭火器的职业担当,映照着消防人员冒着燃爆危险紧急处置的专业素养,记录着热心市民自发参与救援的感人身影。而将这些散落的光芒汇聚成束的,正是王童雷,他用专业素养构筑起生命防线,以无私大爱温暖城市,让“生命至上”的承诺在每一次化险为夷中得到最铿锵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