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就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接力。基层教师站在教育最前沿,既要做学生眼前的“引路人”,也要做教育传统的“摆渡者”。老教师们将“因材施教”的智慧、“润物无声”的教法,通过一次次备课研讨、一节节示范课堂,传递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则带着新理念、新技术融入课堂,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让教育艺术焕发新生。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经验复制,而是教育本质的延续。
崔秀锋二十年从一位青涩的新教师,成长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同事尊敬、家长认可、领导信赖的模范教师;张莹则硬是让琴声漫过每一处的山坳;尹师琼说自己不只是解题,更要让学生爱上数学;刘慧慧则毅然放弃一线城市抛出的橄榄枝,告别繁华都市的发展机遇,做出了一个令众人意外的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不起眼的画画教师。
更动人的是,他们的这种传承早已超越校园围墙,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姿态,将教育的热忱传递给家长、传递给乡村社区,让更多人理解教育的意义;他们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让学生看见榜样的力量,让“长大后当老师”的种子在稚嫩心田悄然生长。
教育艺术的传承,是基层教师最温暖的接力。他们用岁月沉淀经验,用行动诠释责任,让每一代教师都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向所有传承教育薪火的基层教师致敬——因为你们的坚守与传递,教育的火种永不熄灭,文明的根脉永远鲜活。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