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金融活水带动红枣产业美好未来

——邮储银行临县支行大力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张文慧

金秋时节,临县广袤的枣林枝头已悄然酝酿着赤红。密匝匝的青果间,枣农林间穿梭的爽朗笑声与枝叶摩挲声交融,奏响丰收的前奏。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红枣之乡”,临县的红枣产业承载着万千农家的希望。近年来,邮储银行临县支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作为使命,深耕这片沃土,为临县红枣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当累累硕果即将再度压弯枝头,该行已提前布局,为全县340户红枣经销商户精准注入产业链贷款与极速贷信用贷款资金,全力保障新季红枣收购顺畅。

围绕吕梁市委、市政府高起点擘画的“985”重点产业链及专业镇建设蓝图,临县依托深厚红枣产业基础,全力打造特色专业县。邮储银行临县支行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将目光聚焦于红枣产业核心区——兔坂、克虎、八堡三大园区,致力于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层级。在吕梁市分行的鼎力支持下,该行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园区,接连举办红枣产业推进会,更迈开步子走进商户库房、枣农田间,倾听最切实的需求,力求金融供给与产业脉动同频共振。

以信为桥,纾困惠农润心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邮储银行临县支行上下奔走、深入调研的汗水,浇灌出丰硕成果。目前,该行服务红枣产业客户已达340户,累计授信额度突破1.11亿元,当前贷款余额5722万元。回望来时路,该行对红枣产业的支持力度始终澎湃——2010年至2014年间,单年放款峰值高达1.4亿元,十余年累计投放更逾4亿元。数字背后,是金融活水对一方特色产业的坚定托举。

在八堡乡八堡村,临县枣运来枣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育明今年格外踏实。这位与红枣打交道二十余年的老把式,从最初的肩挑贩卖,逐步发展为初加工,再到如今建起上千平米的自有冷库,每一步都离不开邮储银行的相扶相伴。今年公司扩建冷库占压了部分资金,红枣集中收购季迫在眉睫,资金缺口让他一度愁眉不展。邮储银行临县支行客户经理多次上门后,迅速为其匹配100万元产业链贷款,郝育明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收购资金一下有了着落,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兔坂镇庄头村的苗红巧,同样是邮储银行一路支持的“老朋友”。自2018年初涉红枣购销,邮储银行20万元起步的资金便助她扬帆起航。经年累月在枣业中摸爬滚打,如今的苗红巧已在兔坂园区拥有千余平米库房与烤炉设备,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今年红枣成熟季,她计划远赴新疆拓展优质货源,资金需求陡增。邮储银行及时响应,将其授信额度提升至100万元,再次为她鼓足了闯市场的底气。“从20万到100万,邮储银行始终在创业路上为我‘添柴加火’。”苗红巧感慨道,“这贷款实实在在,邮储银行是咱们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的亲民银行!”

赋能产业,红枣之乡展新颜

从郝育明二十年的创业坚持到苗红巧购销网络的不断拓展,从单一收购到冷库储存、精深加工,金融的深度浸润正悄然重塑着临县红枣产业的筋骨与面貌。邮储银行的信贷支持,已不仅是解一时之困的“及时雨”,更是推动产业层级跃升、助力枣农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立冬已至,暖阳静静流淌在临县连绵的枣林间,将每一颗日渐饱满的果实晕染上丰收的金红底色。邮储银行临县支行扎根乡土、服务实体的承诺,正如这冬煦般温暖恒久。该行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红枣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更精准、更充沛的金融活水,滋养临县红枣特色产业根基,助力其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真正“贷”动红枣产业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