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县政协副主席孔晓艳,交口县政协委员、治超办主任郭丽君反映: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计划,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改善乡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提供了根本遵循,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而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当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待遇低,留不住人;二是培训少,素质提升慢;三是价值观念引导缺失,稳不住人。
为此建议:一、提高待遇吸引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三农”队伍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明确各类技术人才的工资、补助、补贴、奖励,甚至包括住房安置等,通过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让他们安心“三农”事业,这是留住人才的第一步。二、加强培训提升素质。通过选拨、评议等方式,把本地的土专家利用起来,组建本土优秀“三农”队伍,健全培训机制,成立培训机构,丰富培训方式,落实培训经费,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本土队伍的素质提升起来。三、突出正面价值观引导。人才缺乏不仅在偏远贫困地区存在,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如此,提高待遇是必要的,但也要注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前提必须是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愿意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否则再优秀的人才也难以留住,迟早要走。四、用足用好人才。结合当地农村立地条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把有数的人才分散到各个乡村,让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帮助乡村发展产业。不能“一窝蜂”,也不能“一刀切”,要实现人才和实际互相匹配、互相适应,确保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