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

我与红枣的不解情缘

□ 梁镇川

《红枣赋》剧照

1988年2月6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吕梁地区红枣大丰收

大型古装戏《锯树留邻》

歌舞情景剧《东山核桃西山枣》剧照

说来,我与红枣还是蛮有缘分的。

记得儿时,房东家场院里,长着一棵枝干虬壮的老枣树。每到深秋,红圪丢丢的大枣繁繁累累挂满枝头的时候,便一心打起枣儿的主意来。清晨起来上早学,总要扔个砖头瓦块的,打十来八个,揣在兜里,尽吃一路。那胖牛牛的大红枣,红红的颜色、甜甜的口感,又充饥,又解馋。从小舌尖上,便润泽了爱食红枣的口瘾。

儿时的口瘾,对一个人的食性影响悠深,甚至一辈子都嗜好不已。就因为对枣的眷恋,被枣姑娘的“勾引”,日后凡与枣有关的甜美食品,都在我的喜爱之列,吃起来总也没个够。诸如过大年的枣豆子馅儿油炸糕、端午节的红枣软米粽子、腊八节以枣为主的八样粥等等,都是我梦寐以求、久尝不厌的美食。以至中年以后血糖偏高了,还要时不时地吃些枣类食品,过过口瘾,解解馋。正如我的一首:

《七绝·口味》

奶奶油糕娘肉饼,

一粥一饭嗜根深。

乡愁最是儿时味,

口瘾盈腔欲挠心。

正是因了喜爱红枣,参加工作后,总是对红枣情有独钟。曾有好几次机会,与红枣结下了不解情缘。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尽情抒发对红枣的情感。

1987年,吕梁地区红枣大丰收。我当时正担任吕梁地委通讯组(即当今新闻办公室)组长。得知这一消息后,如获至宝。第二天,便驱车黄河沿岸,南起石楼县西山,北至兴县裴家川口,奔驰三百多公里采访枣农,咨询有关部门。回到机关后,连夜加班写成稿件寄出。1988年2月6日,《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我报道的消息。标题是《吕梁地区黄河沿岸去年产红枣3.5万吨》;副标题是“目前平均每天外销20万公斤”。《山西日报》头版头条新闻,不仅鼓励了枣农的信心,而且促进了红枣的销售。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石楼县举办红枣文化节。石楼县文化局长邀我赋诗并书写条幅助兴。记得当时创作并书写了两首五绝古诗:

《枣颂》

挺秀非争艳,

扎根固秉贞。

风霜无所惧,

唯有酿甜心。

《双绝》

甜说伊为最,

红赞尔尤佳。

此果堪称异,

双绝众口夸。

两首绝句,歌颂了红枣扎根坚固、质朴无华、不惧风霜、一心酿甜的品质和红而甜的佳美特性。

新世纪2000年9月,吕梁地委、行署在柳州县举办“中国·吕梁首届红枣博览会”。我时任吕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吕梁行署文化局长,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的重任。这是吕梁建区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型活动。我们走遍全区13县市,一家一家定节目,定规模,并责成专人蹲点辅导。金秋九月,天高气爽。“中国·吕梁首届红枣博览会”开幕式,在柳林县体育场隆重举行。来自全区各县市的16支演出队,组成了1500人的文艺大军,进行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表演。我们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分序曲、崛起篇、风情篇、奋进篇,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博得国内外来宾和客商的一致赞誉,为红枣博览会增光添彩,充分表现了300万吕梁儿女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吕梁富有地方特色而又洋溢时代气息的文化风采。

1996年,我与杜云峰、张骅共同创作了大型现代戏《红枣赋》,塑造了贺龙将军锄奸反贪、大义灭亲的高大形象。剧情发生在吕梁山区,时间正值深秋,漫山遍野枣树红枣累累。贺龙当年的房东高大婶为庆寿给贺龙送来—篮大红枣。贺司令看着硕果累累的红枣林,吃着甜脆可口的大红枣,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咏了—首《红枣赋》:

枝缀玛瑙倍喜人,

点染秋色天地新。

星星火光耀山野,

熊熊烈焰铸钢城。

春华秋实润雨露,

独领风骚赖淳真。

喜看工农风云会,

甘为革命献终身。

这—虚构的细节创作,既为剧情增添了诗意,又表现了贺龙将军的儒将风度,还以漫山遍的红枣林,寓意革命形势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熊熊烈焰”的大好形势,也以红枣的赤红、质朴,寓意革命家丹心淳真的品质。

退休后,我与霍锁昌先生共同创作了大型古装戏《锯树留邻》。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演绎的是房东与房客,因一棵枣树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开场序曲唱道:

好大一棵树哇,

红枣满枝桠。

春秋经风雨,

日月醉红霞。

百年枣树名气大,

引得知县急里慌忙出县衙。

剧情围绕这棵百年枣树展开:第一场是知县访枣、定枣;第二场孩子们偷枣,打枣;第三场知县发现丢枣后查枣、审枣;第四场房客怕日后再生事端,风雨夜不辞而别,搬家而走;第五场是房东为留住房客要锯枣树;第六场是房客劝房东留下这棵枣树。《锯树留邻》是一部小故事反映大主题的古装戏,说的是邻居矛盾的小故事,演绎的却是大恩大义、人间真情的大道理。全剧没有一个反面人物,但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矛盾冲突尖锐复杂。唱和谐的主题,具有时代意义。幽默风趣的轻喜剧风格,给观众带来愉悦的艺术享受。

2010年,我创作了大型现代戏《牡丹情》。在构思这部歌舞戏曲时,将马牡丹与张根喜恋爱的地方,设置在红枣林中。在《窜枣林》舞蹈中,牡丹与根喜尽情歌舞,抒发爱恋之情:

妹妹心里有颗红枣枣,

架不住哥哥圪绕绕。

俏脸脸 辫梢梢,

撩得哥哥睑脸儿烧。

妹妹心里这颗红枣枣,

喂给哥哥细细嚼。

红鬃马,大花轿,

娶回妹妹吃喜糕。

2018年,吕梁黄河艺术创作中心为配合“脱贫攻坚”,征集演唱艺术作品。我先后创作了小戏《枣夹核桃》、歌舞情景剧《东山核桃西山枣》,歌词唱道:

吕梁胸中的山哟蕴宝藏珍,

黄河怀里的水哟溢翠流金。

山样的男儿担着日月走,

水样的女儿弹起甜蜜的琴。

东山的核桃西山的枣,

披红戴绿染果林。

生态建设织锦绣,

脱贫致富小康奔。

还创作了歌词《枣妹一朵霞》:

片片枣林披红纱,

映成枣妹—朵霞。

酒涡惹人醉,

眼睛会说话。

风梳雨润添秀气,

出落成满山绚丽的花。

脸儿红红心儿甜,

搭上红盖头待出嫁。

我爱红枣。我喜欢吃红枣。我也敬仰、赞颂红枣及枣树的优秀品格。诗曰:

《枣树吟》

铁杆虬枝傲骨铮,

叶承雨露果盈丰。

晶丹万点和秋韵,

尽是农人血汗凝。

《红枣颂》

莫道干支无锦绮,

花非妖冶叶非奇。

山岩默默根盘旺,

唯有甘甜献庶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