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石楼县社区治理“暖心册”——

小实事里藏着最实在的民生温度

□ 文/图 本报记者 木二东 通讯员 赵婷婷

社区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温馨港湾,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石楼县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基层治理精细化,用一件件小实事优化民生服务,用一场场小活动凝聚邻里温情,用一个个小创新激活服务效能,为居民织密了家门口的温情治理网络,让舒心日常触手可及。这份社区治理“暖心册”,藏着最实在的民生温度。

“小网格”织出治理“新格局”

深秋的社区广场上阳光正好,网格员贺贝贝挽着康奶奶的手散步唠家常,笑容和着阳光温暖了整个月亮湾小区。“小姑娘经常来陪我聊天,现在还陪我散步,比晒太阳还暖呢!”康奶奶的夸赞,是网格服务的生动注脚。

月亮湾社区推行“网格化+精细化”治理模式,按“地域相邻、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划分12个一级网格、36个二级网格、289个三级网格,配备337名网格员。网格员落实每月入户走访机制,倾听民声、调解矛盾、代办服务,让“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成为常态。截至目前,网格员累计收集居民诉求378条,成功解决296条,化解邻里矛盾27起,用小网格织密了服务群众的“安全网”。

“下午茶”喝出治理“新味道”

“这茶喝得暖,问题也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居民贺玉清的一句话,道出了“小镇下午茶”的独特魅力。在石楼小镇社区,居民围坐茶桌,你一言我一语,把社区治理的“挠头事”摆上台面共同探讨,让难题有了“暖解法”。

为了让治理更精准,社区创新建立“诉求精准征集—议题科学筛选—多元协同参与—难题合力攻克”共治机制。网格员提前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捕捉居民急难愁盼;社区党委筛选1—2个核心议题,邀请居民、物业公司、报到单位共商良策。截至目前,“下午茶”已累计收集治理建议76条,23条被采纳实施,还制定了《楼道清洁轮值办法》长效机制,让民生服务与居民需求同频共振。

“三方联动”焐热社区“新生活”

龙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十余位居民、物业公司经理、居委会成员等围坐一堂,“议事协商”会议正热闹开聊。社区党委书记温建荣笑着说:“各位街坊邻居,今天咱们的‘下午茶’开聊!之前网格员入户、微信群里收集了大家不少诉求,经过筛选,今天重点聊聊‘楼道杂物堆积清理’和‘电动车充电安全’这两件事,大家有啥想法尽管说。”

龙山社区党委牵头搭建“居委会+物管会+物业企业”协同平台,固定每月5日、25日召开“三方协同”会议,聚焦社区治理、小区管理、物业服务中的问题深度研讨。依托“社区党委领办—小区党支部交办—物管会协办—物业公司操办—党员帮办”机制,推动民生服务提速增效。今年以来,已召开会议17次,征集500余户居民意见,梳理6大类18项需求,成功落地39件民生实事,让居民在便捷服务中融入社区“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