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王国军:“金猪”创业走出致富路

□ 实习记者 梁英杰 通讯员 陶智君

2021年03月29日 09:37:53 编辑:

在岚县王狮乡,每当提起生猪养殖,人们总会第一个想起史家庄村的王国军。今年58 岁的王国军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部队把他锤炼成为一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离开部队的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优良品格,坚强的意志,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他时刻在展现着一个退伍军人特有的风采。

退伍后,王国军曾在吕梁农干校学习,历任史家庄村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等职务,为发展青年一代,2006年10月他主动退出主任一职。刚开始,闲下来的王国军外出跑起了运输,后来由于母亲年迈疾病缠身,他只能放弃跑运输回家服侍母亲,同时,王国军在农闲时间常到县城至周边各县区四处考察适合发展的自主创业之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生猪养殖发展前景较好,并且政府对于养殖业也有一定的政策扶持,2015年5月他带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上了养猪之路。

最初的日子里,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只养了几头小猪,起早贪黑,精心饲养。2015年8月的一天,发现饲养的一头母猪长期卧睡不起,经兽医检查,怀胎15只以上,相当于一般母猪产两胎的总和,如果顺利产下,这对王国军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天不遂人愿,偏偏生产的时候母猪中暑了,17头死胎深深打击了他,而此时,母猪和另外2头还活着的仔猪都撑不住了。当时王国军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母猪死不得,他找来兽医,给母猪挂上了葡萄糖和盐水,守了整整一个晚上,母猪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仍十分虚弱,连续病了三天,不吃一点东西,两头存活的小猪也饿死了,就这样他前后损失了即将到手的6000多块钱。

痛定思痛,正是因为王国军拥有军人永不言弃的精神,他沉下心来认真分析原因,详细拟定养殖方略,防止因养殖技术不成熟、饲养管理不精心造成大的损失。他找来几本关于养猪方面的书,同时虚心向其他养猪技术人员和兽医请教,慢慢摸索猪的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逐步积累了养猪技术和经验。到2017年底现养的猪顺利出栏110头,钱包鼓了起来,此时的他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且王国军时常把猪舍清扫得干干净净,把粪便及时运输到田地里,使生猪粪便气味浓度大大降低,保证了周边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由于田地粪便肥料充足给他田地节约了其他肥料投入资金庄稼年年一枝花,比各农户高产好几倍,他更加坚信自己选择的路是正确的,只要能吃苦,把学到的经验和技术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在养殖的路上走得更远。

2019年王国军进行了新的规划,猪舍一栋,配料房、饲料房各1间、化粪池各一处。仅仅一年的时间,该养猪场的年出栏就达到 150头,母猪产崽120-130头。同时大胆改良养殖品种,将原来的母猪全部改良为杜洛克高品种母猪尝试获得成功。王国军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了养猪致富的道路,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通过不断的学习、外出考察,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进一步学习掌握科学养猪技术,尤其是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把目光投的更远,不断扩大自己的养猪规模,引导周围群众共同走向养猪致富之路。今年他又在普明镇柳峪村成立了养猪分场,圈养肥猪共105头。

王国军还竭力带动全村贫困户一起走发展养猪业,采取合作社带,养殖场帮,带动了村民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引导他们养猪致富,从一个小小养猪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如今走进王国军的养殖场,干净整洁的基础设施,标准化设计的猪舍、化粪池、消毒池、饲料储藏间。

谈到未来,王国军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是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在创业路上头脑要灵活点,步子迈的大一点,作为一名自主创业人员,我承受过失败、体会过成功、收获了经验。我将用自己的行动见证‘我能、我行’,希望我的自主创业之路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