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繁茂在 人间天渊覆
——来自毛泽东路居地石楼县张家塔村的报道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1936年2月23日,渡过黄河开始东征的毛泽东和红军总部途径石楼县留村来到张家塔村,住在村民景文平的四合院内。从这一天开始至3月1日离开,近8天的时间,毛泽东不但指挥红军取得了关上和蓬门两场战役的胜利,为红军东征打开了局面,而且将革命的理想和火种播撒在这个小山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奋斗,这个吕梁山西麓的小村庄早已换了人间,历经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成功穿越脱贫攻坚战的硝烟炮火,正迈上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金光大道。
主席念念不忘“到口酥”
“1936年,东征红军来到村里后,由于当时群众受阎锡山的反共宣传,全部跑到山里躲避。毛主席知道后,速派红军一户一户地把大家叫回村里,召开了群众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告诉大家红军是为群众服务的队伍,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张家塔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军告诉记者。
留居期间,毛泽东还深入到百姓家中问寒问暖,在一户村民家,他看到群众正在吃一种又粗又黑的东西,就问这家人吃的是什么,这家主人就请主席尝了一块,主席吃后连说:“到口就化,好吃好吃!”并风趣地起了一个名字叫“到口酥”,其实就是当时石楼普通百姓家常吃的糠窝窝。1936年3月1日,毛泽东率领总部人员,翻越老子王山,经神渠、木那等地到达西卫。离开张家塔之后,毛主席还念念不忘再吃口张家塔的“到口酥”,并时常惦记着石楼人民被阎锡山盘剥的穷苦生活。
如今,毛泽东和红军总部曾经居住的房屋已经成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由该县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物旅游局负责,进行了合理的修复和陈展,成为干部群众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一处红色遗址。而曾经闭塞贫瘠的这个小山村,也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接续奋斗,扔掉了又粗又黑的“到口酥”,走上了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
张家塔村踏上乡村振兴路
张家塔村位于石楼县义牒镇以东15公里处,由张家塔、白家辛庄、成家塔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耕地5357亩,有253户708人,主要种植玉米、谷子、高粱为生。2013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规模为163户510人,贫困发展率高达69.3%。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伴随着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到来,还有像张海明一样的扶贫干部,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艰辛付出下,张家塔如期打赢了这场攻坚战。在此期间,张海明在依托山西新大象集团养殖场、光伏发电、金鸡养殖、种兔养殖、造林合作社等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还抓住有利机会,对全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先后对三个村的水井、水房、提水设备等自来水供水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换,将水泥道路通到了每家每户,田间道路覆盖到所有耕地,互联网实现了无线全覆盖,对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对187户群众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将645人纳入新农合医疗保险,建起了40余平方米,水暖电齐全的村级卫生室,选派合格的村医每天开门坐诊为群众服务,还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了10件活动器材。
“经过这几年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去年我们全部实现了摘帽脱贫,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光伏、金鸡养殖、养殖场租赁加起来年收入达到四十多万元。”石楼县融媒体中心驻张家塔村第一书记张海明告诉记者。
为民谋幸福成为奋斗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个地位是党章赋予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张家塔村共有正式党员23名(含第一书记),30岁以下党员3名,30—40岁党员5名,40—50岁党员2名,50—60岁党员8名,60岁以上党员5名。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在走访调研制定五年实施计划,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张海明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力争将基层组织建设成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目前,我们村建起了700平方米党员活动阵地,全部达到‘六个一’标准,建有党员活动室、调解室、图书室、文体室、电教播放点、便民服务中心,还配备有公开公示栏3块。” 张海明介绍说。
在不断强化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张海明还组织全体党员按时按要求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活动,强化了村两委班子建设,激发党员干部的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充实基础组织队伍,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张家塔村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向着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奋勇前进。“今年我们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在白家沟岔口修两条涵洞,方便群众出行。在村委办公室购买打印机复印机,方便群众日常打印,复印资料。同时,启动2500亩核桃改良嫁接、3000亩沟坝地溢洪道和毛主席路居地周边绿化美化等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为群众的美好生活继续奋斗。”张玉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