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开新路 教育强市奏华章
——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综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时代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因此,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围绕“教育强市”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势均衡”发展,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好“建设棋” 答好“质量卷”
树起吕梁教育“金字招牌”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兴则百业兴。我市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上水平、职业教育提质量”的改革总体要求,起草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均衡配置经费、设施、师资等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6月5日,吕梁教育再传喜讯,吕梁市教育局与黄冈市教育局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吕梁一中(黄冈中学吕梁学校)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黄冈中学特派出一流校长管理团队5名,其中正高级、特级教师3名,优秀教师团队12名,以后每年各科将继续增配教师团队。学校开设高一10个教学班,面向全市招生。
吕梁一中与黄冈中学的强强联手,正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眼于解决制约吕梁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重点民生工程。学校师资一流、设施先进、环境优雅,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圣地”、成长成才的“摇篮”。吕梁一中(黄冈中学吕梁学校)坚持“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秉承“激活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实现教师队伍重塑、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目标。
“从前期与黄冈中学进行沟通再到签约,仅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市教育局局长赵雪宏告诉记者。是什么让黄冈如此青睐吕梁?赵雪宏给出了答案:建设高品质高中,打造三晋一流名校,就是要凝练办学之魂、厚植文化之根、培养高素质之人、做强立校之本,走创新建设之路。
“什么是高品质?不仅仅是要孩子学习成绩好,更多的是要求孩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做到理念先进、课程多样、特色鲜明。”赵雪宏说道。
为给“高品质”立“样子”打“底子”, 市教育局按照“小学抓学困、初中抓规范、高中抓提升”的思路,以党政推动、创新驱动、目标带动、区域联动的方式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在市区小学,将基础差的学生编入“学困班”,让每个孩子不掉队,如今已在离石一中、朝阳小学、城东小学铺开试点;在兴县各初中,派教师定期前往太谷县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一节节听课、备课、跟课,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的“太谷经验”将在全市初中进行推广;高中则积极拓展各县(市、区)与教育先进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如:离石区与江苏省江阴市、汾阳市与广东省中山市、孝义市与北师大合作,“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7.3%,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小学达99.8%、初中达99.5%,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连续两年稳居全省第二,清华、北大录取人数逐年上升,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强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从‘基本均衡’向‘优势均衡’发展,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赵雪宏如是说。
下好“教改棋” 答好“创新卷”
让每个孩子“上好学”
3月16日,吕梁市委教育工委、吕梁市教育局发出了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信中这样讲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着育人的重大责任。希望广大学生家长做孩子的“标杆”。做孩子为人处事的“好导师”, 家庭学习的“好帮手”,健康成长的“好朋友”;希望广大学生家长做教师的“益友”。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理性对待老师的施教行为;希望广大学生家长做学校的“智囊”。发挥好家委会桥梁纽带作用,当好学校参谋助手,踊跃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到基层的又一项实践探索。
“‘协’是家、校、社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协作行动;‘同’则是统一到为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上。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同盟军’,协助学校做好亲子关系建立、创新思维培养、职业启蒙引导等工作;而社会则需要在舆论导向、优质社会资源课程化、教育服务市场优化等方面做出努力。”赵雪宏说。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教育的“奋进之笔”,校长的作用至为关键。因此我市深化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等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安全管理,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去行政化’就让学校回归本源。”赵雪宏说,“校长职级制改革,就是要让校长摘掉‘官帽’当专家,就是要在全市公办中小学取消学校和校长的行政级别,通过招聘好的校长,逐步实现校长职业化和专业化,实现教育家办学,真正实现好校长加好机制就是一所好学校。”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师德师风正面清单》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在市级和13个县(市、区)设立了监督举报平台,从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坚决清除教师队伍害群之马,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下好“党建棋” 答好“服务卷”
让事业发展“有作为”
忠诚干净担当,务实规范高效;讲政治、顾大局,改作风、守纪律;增强公仆观念,杜绝衙门作风;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用来谋取个人私利的;工作当做事业干,事业当做学问做;建设五型机关,争做五好干部。
走进市教育局的办公楼,这六副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市教育局按照“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党建铸魂、立德树人”党建品牌。今年以来,局机关通过配齐班子,狠抓意识形态,出台《意识形态负面清单》,彻底改变软、懒、散、慢的工作作风。
在当前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中,市教育局紧紧抓住“三八”“五四”“六一”“七一”、教师节等重要节点,采取座谈会、成果展演、红歌联唱、国防教育报告会等形式,扎实开展“学史崇德、丹心育人”主题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组织开展“读一本党史书籍”“听一次党史专题讲座”“参观一次党史展览或纪念场馆”“参加一次党史主题班会或主题团(队)日”“写一篇党史学习体会文章”的“五个一”活动。在各个学校,组织开展校长讲党史故事、思政课教师同讲党史和青少年学生讲红色故事“三个100行动”,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了党建的“引路护航”,有了党组织这个坚强堡垒,如今,在吕梁的教育战线上,“党员先锋岗”争先进位,“党徽”在讲台闪烁,时代新人“桃李满园竞芳菲”,教育领域党建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来日,必定花团锦簇,玉宇凌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吕梁教育事业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展现新作为的关键之年。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新愿景,全市各级教育部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障抓党建,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教职员工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站在新起点,赵雪宏的回答铿锵有力。 (蔡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