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要闻

武警吕梁支队“三部曲”谱写拥军“一片情”

2021年09月11日 09:01:57 编辑:

本报讯 (记者 冯海砚) 武警吕梁支队作为维护吕梁地区社会稳定的一支部队,在传承光荣传统,弘扬吕梁精神中,始终坚守以驻地为家乡,视群众为亲人,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履行职责使命,为吕梁地区社会安全稳定、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首“保卫曲”,守护一方平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武警吕梁支队官兵始终牢记“两个维护”的使命要求,坚决“干好维稳这件大事”,聚焦实战化军事训练,努力提高部队打赢本领,确保“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近年来,该支队成功处置中阳、柳林山林灭火、临县特大洪涝灾害及柳林涉恐人员藏匿自制爆炸物等急难险重任务,挽回经济损失达1000余万元。特别是今年以来,该支队着眼吕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研判形势,常态化组织覆盖13个县、(市、区)联勤武装巡逻勤务,圆满完成建党百年大庆安保期间重点区域巡逻任务,确保了大庆期间吕梁飞机场、火车站、世纪广场等重点区域安全稳定,为吕梁社会面整体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驻地群众的高度赞誉。

一首“帮扶曲”,铸就为民情怀。幸福感、获得感是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武警吕梁支队官兵始终积极主动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多年来,该支队共动用兵力500余人次,参与脱贫攻坚、植树造林、抗击冰雪等行动,组织官兵开展巡诊送药、慰问孤寡、资助学生、体检理发等爱民暖心活动,健康体检264人次,赠送常用药品14种、240余盒,义务理发500余人次,把工作真正做到了百姓心坎上。特别是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资5万余元,帮助定点帮扶的临县郭家山村购置办公学习桌椅、电脑及打印机30余件(套),不断增强村党支部“造血”功能。资助3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协调23名适龄儿童易地入学。投入13余万元援建集娱乐、休闲、健身、食宿为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让百姓精神生活不断“富”起来。2018年12月,郭家山村实现整村脱贫。该支队还定期深入贫困乡村和帮扶对象中间,采取集中宣讲、群众座谈、互拉家常、摆讲事例等方式,实时与群众进行思想互动,引导干部群众了解发展前景,看清攻坚大势,感知政策关怀,规劝制止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增强百姓脱贫攻坚的意志和信心。脱贫攻坚,人才是关键。针对“村里无学校、学生到处跑”的实际,该支队积极协调吕梁市共建学校和临县教育部门,帮助26名中小学生解决异地入学难的问题,为贫困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竭力为郭家山脱贫培育优良“基因”。今年,为郭家山村两名在读大学生捐助1000元助学金,树立了“优教优学”“人才致富”的鲜明导向和良好风尚。该支队领导、大学生干部先后5人次深入扶贫村,围绕党的政策、国家法律、身体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讲座,不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努力为百姓“人财两富”奠定厚实根基。针对郭家山村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文化活动设施简陋的实际,支队主要领导3次深入郭家山村实地调研论证,走访村民,广泛听取村两委及村民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投入13.52万元建成集娱乐、休闲、健身、食宿为一体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让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

一首“融合曲”,续写鱼水之情。军民融合发展是改革强军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武警吕梁支队与驻地9个部门、12个单位、5所院校建立了共建关系,形成了军地携手共建新格局。该支队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搭建国防教育和文化互动两个交流平台,每年安排驻地党政机关、离休干部、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走进军营过“军事日”,精心组建特色文化队伍,组织文艺骨干参加地方主题晚会和文艺演出,当好先进文化的宣传员。此外,还圆满完成了吕梁学院2万余名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任务。大力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先后组织各中小学1000余名师生走进绿色方阵,体验兵滋兵味;选派优秀官兵进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塑卫国情怀;邀请吕梁学院知名教授“开坛讲课”,为提升官兵文化理论素养“指路”;邀请司法部门及知名律师“现身说法”,设立法律援助站,普及法律常识,解决涉法问题;协调市公安局对入伍新兵政治考核;与驻地多家单位联合组织“军地鹊桥会”,帮助官兵解决婚恋问题;同市图书馆开展“图书进军营”活动,助力官兵成长进步;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进军营宣讲退役政策,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共谱军地融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