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要闻

唱响千年之歌

——来自离石区信义镇千年村的报道

2021年12月31日 09:00:09 编辑:

□ 本报记者 罗丽

出吕梁市区沿着平坦开阔的米五线旅游公路一路游目骋怀,向东行驶37公里,离东县委机关驻地旧址所在地——离石区信义镇千年村揭开了“面纱”。

古老苍莽的骨脊山,云蒸雾绕的云顶山,清泉常涌、绿水潺潺的溪谷,长势繁茂的松林以及动人心弦的民间传奇,无不诉说着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革命战争时期,因为这里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千年村一度成为离石东部区域的革命中心。而今,千年村党支部传承红色基因,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藏在深山里的红色窑洞

离东县委机关驻地旧址,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千年村,周边山高林密。几孔土窑洞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书写了离东县党组织与日军开展斗争的传奇故事,见证了一批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

1940年9月,为了加强对离石东部山区的领导,中共晋西区党委决定以离石东山地区至方山、峪口、鸦儿崖等地划建离东县,成立中共离东工委。工委书记王亦明,组织委员冯国安,宣传委员卜立功,工委机关驻千年,共下辖3个中共区委。将原离石五区阳坡一带改为一区,千年一带为二区,鸦儿崖一带为三区。1941年11月,晋西区四地委决定,将中共离东工委改建为中共离东县委。由田秉刚任县委书记兼宣传部长;王亦明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工委、县委先后隶属于中共晋西四地委、中共晋绥八地委、中共晋绥三地委领导。

离东县委机关在千年村驻扎办公后,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九·一”指示,实行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军、群各系统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献金、献粮、做军鞋,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建立抗日游击大队,开展了反“扫荡”、反“蚕食”、“挤敌人”的斗争,逐步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截至1945年8月,离东县军民先后拔掉除离石城外的所有日伪据点,离东广大农村获得了解放。

千年村76岁的李根来老人,小时候经常听父辈讲述当年离东县委机关领导游击队员打击日寇的故事。“听我的长辈讲,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归化村的日军发动了多次的‘清乡’和‘清缴’行动,烧毁房屋,抓捕党员、群众,妄图吓倒老百姓,割断共产党和群众的联系。但是当地群众毫不畏惧,每次党组织的同志来到离东县委机关汇报工作,村里的老百姓总要把家中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除了做饭和后勤照顾外,大伙还要一起轮换在门外望风,保证领导和同志们的安全。”

1945年9月9日,离东县游击大队等地方武装配合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解放了离石城。1946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撤销中共离东县委,所辖一区、二区、三区三个中共区委划归中共离石县委领导,离东县党政机关随离石县委进驻离石城。

乡村变了百姓富了

千年村,相传因西晋时高僧刘萨诃从印度取经回来,在村外修建了一座千年寺而得名。

千年村现有耕地1790.95亩,人均耕地4.3亩,林地面积6900亩。过去几十年来,村里的老百姓世主要靠传统种养殖生活,年轻的劳动力都往外务工,老一辈的都还是指望着一亩三分地养活一家人。因基础设施薄弱,2014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27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千年村结合当地林地面积广、水草丰盛的地域优势,依托国家加大对贫困村养殖业予以补贴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养殖业。2017年底,千年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以上。

“以前村里的人们大都靠种地打工为生,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现在一切变了,村里路平了,环境美了,老百姓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里的人就没有个闲工夫。”谈起村子的今昔对比,村民李永心感慨万千。

44岁的李永心个子不高,是很实在的一个庄稼汉,以前靠着几亩地种些玉米和麦子,加上4个孩子的教育用费,家里生活过得很是拮据。2014年,根据脱贫攻坚相关标准,李永心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家里孩子的教育支出费用得到一部分补助,大大地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虽然享受着扶贫政策以及在外务工的收入,日子过得有些起色,但李永心就是想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勤能致富,志能兴家。2015年,李永心结合当地特点以及农村养殖的习惯,综合养殖风险、利润等方面因素后,开始了辛勤的养牛路。“我当时根本就没有资金投入,驻村工作队的同志立即帮我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拿到这笔钱后,我就立马买回来3头母牛喂养。”李永心说。

李永心虚心向周边的养牛大户学习、请教,逐渐掌握了养牛技术。先买小一点的牛,把牛养大一点隔年再卖出去赚差价。经过7年间的辛苦,如今他的牛已从3头发展到了现在大大小小18头,不仅在2020年全部还清了贷款,而且又贷款十万元发展壮大养殖规模。2018年,通过易地移民搬迁政策,李永心家又从千年村搬到了田家会街道后马家村移民安置小区。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他有了自己的“新家”。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李永心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脱贫要靠自己,要靠劳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然一辈子也富不起来。”

在千年村,像李永心这样勤劳朴实、奋力拼搏的农户比比皆是。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大批自主创业、自谋发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曲曲属于自己的脱贫之歌。

开启乡村旅游新征程

走进千年村,背倚群山,面朝千年景区,一片荒坡地上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和运输车辆来往穿梭,一栋栋即将完工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

“这是我们村正在打造的千年新村美食康养民宿集群项目,从去年开始动工兴建以来,我们增加机械、人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目前一期工程55套民宿即将完工。”千年村村委委员李金平说,村里前期还投资105万元实施了千年康养度假村削坡、平整地基30亩工程。

“我们这每户民宿都统一格局,选用轻钢架建材,环保岩棉保温板,确保游客住进来冬暖夏凉。”李金平一边说一边顺着楼梯抬步走上二楼。李金平介绍,千年新村美食康养民宿集群项目是离石区委确定的重点打造项目,拟新建精品民宿108套。依托原生态的自然山水,通过高端、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复合开发,打造“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休闲娱乐和农旅特色融合”等多重功能的旅游度假示范区。项目建成后,可以使游客全方位感受和体验“吃在农村、住在农村、乐在农村”的乡村生活乐趣,同时吸引本地村民回村务工,增加就业岗位,对推动千年村旅游发展、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千年村四面青山环绕,区域内溪流遍布,生态环境优良。“康养与旅游结合是未来千年村发展的路子,整个村要统筹规划好,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吸引外地游客到来,让村民在自家门前也能赚钱!”李金平感慨地说,千年村要振兴,亟须趟出新路子。

青砖蓝瓦、木梁木窗、假山水池……古色古香的千年民俗街迎来一拨拨游客。千年民俗街位于千年旅游景区核心服务区,主要展示酿醋、做豆腐等农耕文化,以及当地土特产品加工工艺的手工作坊。“美食康养民宿马上就建好了。这些天,很多人给我出谋划策,帮我设计如何扩大经营。到时候,游客多了,商品种类少,肯定不行。”在民俗街开商铺的赵大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四周巍峨的青山,静静守护着这片红色土地。如今,千年村一个个正在推进中的旅游项目如火如荼,新变化、新气象在这里不断涌现,开启着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