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照亮美好生活
——我市电力工作综述
□ 本报记者 刘华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
电力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一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284.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2%,全市发电量27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9%。用电量和发电量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用电量、发电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这一年,我市电力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发进取、聚势突破,圆满完成建党100周年保电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强化管理 筑牢电力安全防线
电力供应是群众关注度极高的民生工程之一,电力安全是保障安全供应之需,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改革发展大局之要。
筑牢电力安全防线,要以压实责任为基础。为全力保障民生、公共服务和重要用户用电,我市电力部门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为目标,持续开展安全责任清单修订公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压实领导、专业、全员“三种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最”意识,推进安全管控中心实体化运作,充分利用“现场+远程”督查手段实现作业现场监督全覆盖,推动安全监督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6·16”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等活动;深刻汲取系统内外安全事故教训,开展“作业现场隐患排查”、“建设施工大检查”、“五查五严”等专项隐患排查活动,从严从紧管住计划、管住人员、管住队伍、管住现场,坚决杜绝误操作和人身伤亡事故,扎实打牢安全基础;构建全面覆盖应急预案体系,全程做好电网监控、安全防护保障、重要客户服务、应急抢修处置、信访值班维稳等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抢险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用电。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参与的保卫战,面对目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电力部门严格落实管控制度,以慎终如始的态度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分布信息,及时进行人员排查和管控,对员工及直系家属流动情况进行了排查跟踪,配合政府、社区做好防控工作;加强对各级政府、医院、交通运输等重要单位的电力保障,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负荷监测和应急电源接入等用电检查服务,确保疫情防控的关键单位用电安全稳定;认真做好内部防控,对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培训和措施落实,确保遇到突发情况工作人员能够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展电力抢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提质增效 助推电网转型发展
随着我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市电力部门紧紧围绕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与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电网发展转型升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动力新引擎,构建服务新支撑。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制定了服务“双碳”目标19项三年重点任务清单,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优化精简并网服务流程,为发电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并网。深化电网实时平衡能力建设,优化全网资源配置,新能源利用率达97.9%。以交城县为试点,开展电网接入能力评估,绘制交城县电网接入能力“五色图”,通过红、黄、蓝、绿、橙五种颜色标注地块负荷接带能力,为新能源接入提供图形支撑。
为支持节能环保,地电吕梁分公司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光伏项目办案和接入系统,截至2021年11月,交口、方山、临县、兴县分公司自然人光伏发电项目共46户,发电容量为1601.06千瓦。
“煤改电”清洁供暖是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实施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持续开展“煤改电”工作,加大“煤改电”改造力度,全力推动清洁取暖、绿色低碳,开展“百企清洁替代”行动,电能替代电量8.27亿千瓦时,完成全年任务的108.10%。下达投资1321.64万元,高质量完成汾阳市2502户“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确保了百姓温暖度冬。
2021年,地电吕梁分公司“煤改电”项目所涉四县,共计划下达4500户(柳林200户、方山300户、临县3000户、石楼1000户)。方山县政府牵头“煤改电”确村确户工作于7月下旬完成,共确定户数为342户,临县县政府牵头确村确户工作于8月中旬完成,共确定户数为1124户。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以提质增效为主要抓手,积极优化外部环境,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大力推进推动电网规划自动化,充分利用“网上电网”平台开展线上收资、线上规划、线上储备,形成2021年220千伏及以下规划报告成果、储备电网35-220千伏电网项目36项。针对文水负荷新增趋势,新增220千伏宜安3号主变扩建工程。持续推进交城、孝义区域220千伏电网建设,优化交城、岚县山区35千伏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供电能力,满足居民和大工业用电需求。
牢记宗旨 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不忘初心,才能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方能砥砺前行。我市电力部门坚定不移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效,着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为提升广大客户的电力获得感,我市电力部门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获得电力指标工作,将高低压用电办理环节、时长等指标提升到全国先进水平,实现了用户用电业务线上办理与政府线上平台的融合,大幅提高了居民用电业务办理的便利度,提高了用电信息的透明度;设立综合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用电业务“一窗受理”,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延伸投资界面至客户红线,深化“三零”“三省”办电服务,针对10千伏及以上大中型企业推出“省力、省时、省钱”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城市地区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全面清理规范小区物业等转供电主体的不合理加价行为,真正让群众用上放心电、明白电;对市区内各条路段的线路、配电箱进行整治,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对市区部分居民区商户用电隐患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切实保障群众安全用电;开展专线用户计量“送检上门”活动,对供电服务区域内多户110kV专线用户进行计量装置现场校验,为用户省时省力;组织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居民用户安全用电、便捷缴费等问题。
电力供给是生产的基本保障,极端天气、供电设备故障等都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21年秋季,我市持续降雨,多地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桥梁断裂等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备线路倒杆短线,电力供应中断,多处村庄、企业、耕地以及牲畜受到影响。我市电力部门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行动,紧急调用应急发电车和发电机,冒雨对已经破坏的线路进行抢修,全力确保灾区用电万无一失。
“保障防汛期间电力可靠供应和用电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团结一致为灾区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全力支持防汛救灾。”孝义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任津京在洪灾现场坚定地说。
供暖用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我市电力部门将安置房空气源热泵取暖用电项目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之一,组织工作队伍深入各街道、乡镇,对客户的取暖线路、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取暖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义务上门“体检”,全面了解居民户内电采暖情况。
2021年11月,位于孝义市的河底村党总支、村委会为解决安置房空气源热泵取暖需求,提交了新装一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的用电申请。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后,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安排高压客户经理“一对一”上门服务,帮助客户拟定高、低压供电方案,在收到客户提交的竣工手续后,国网吕梁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当天就赶赴现场开展验收工作,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验收和装表接电。
“供电公司的办事效率真高,从提交申请到验收送电仅用了15天,这太给力了。”河底村村民居委会负责人郭杰攀说。
潮涌风帆劲,逐浪正当时。我市电力系统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十四五”电力建设规划,落实好市委、市政度各项决策部署,在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蹄疾步稳、勇毅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