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往事

一把战刀四代人情怀

2022年06月18日 12:49:21 编辑:

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珍藏一把手工打造的大刀,工艺不算复杂,品相也很一般。然而,这件普普通通的兵器,却被奉为镇馆之宝,位居展馆中央精美展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瞻仰者的目光。它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又与吕梁这片红色热土有着怎样的特别情缘呢?

一、贺龙赤胆忠心,一生跟定共产党,抗战中授刀杀敌

这把战刀的原主人,是两把菜刀闹革命、雄踞晋绥、拱卫延安十一载的贺龙元帅。1937年10月,贺老总率领八路军一二○师,开赴地瘠人贫的吕梁山区,创建了这块衣食自足、坚如磐石的晋绥革命根据地。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率领根据地军民,英勇顽强地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扫荡和经济封锁,出色地完成了经略晋绥、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37年,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贺老总有三条:一是对敌斗争坚决;二是对党忠诚;三是联系群众。”

在那段戎马倥偬的岁月中,这把战刀,便是长伴贺老总身边的心爱之物。

1943年,在抗战最艰苦时期,贴身警卫员田仁明奉命离开贺龙下到战斗连队。他是湖南老乡,又随贺老总参加了长征。临别之际,贺老总为勉励他英勇抗战,杀敌立功,满怀深情地将自己的随身战刀授予了这位忠心耿耿的“老革命”。从此,这把战刀伴随着田仁明抗日救国,保卫延安,南征北战,抗美援朝。

二、田仁明忠于使命,保卫红色新中国,

建设期赠刀明心

田仁明,1921年5月出生于湖南永顺,1933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参加过长征,参加过保卫延安的青化砭和羊马河战斗,还参加了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参加了远征大西北和大西南,参加了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他肩负重托,不辱使命,曾任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副司令员,铁道兵第一指挥部司令员等要职,在“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指挥建设了青藏铁路。先后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在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吕梁籍战士刘子芳一直跟随田仁明转战南北,曾两次在战场上救田仁明于危难之中。后刘子芳因病回乡。新中国成立后,田仁明多方寻找刘子芳,最终两人在沈阳相聚。临别时老首长从柜底拿出精心包裹的“宝贝”战刀,深情地赠给了刘子芳,并嘱托:“红军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将革命进行到底!”“贺老总赠我此刀,就是要我永远忠于革命、忠于党。现在我把它转赠给你,让贺老总的刀再回到吕梁那片热土。我想老总也不会怪我……”于是这把刀随着刘子芳重回吕梁山,深藏40余年。

三、刘子芳捍卫理想,建设富裕新农村,新时代传刀励志

刘子芳,山西临县人。1945 年,13岁的刘子芳在临县参军,先后在一二○师任过警卫员、警卫班长,中央警卫师排长、连副指导员,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警卫副官。战争年代一直贴身跟随在田仁明身边,曾参加了解放临汾战役、解放太原战役等多场大战,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刘子芳回到家乡后,受命担任村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在建设时期,他团结带领乡亲们,发扬晋绥革命精神,披星戴月,艰苦奋斗,建大坝,修梯田,筑公路,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他都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守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想。

2013年,当他得知女婿高宇峰要筹建博物馆,传承弘扬吕梁精神时,刘子芳老人深表赞赏,倾情托出了这把珍藏40余年的战刀,赠给了高宇峰,以让更多人缅怀贺龙元帅的光辉一生,让晋绥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战刀刚放进展厅,便产生了轰动效应,经电视台播出后,反响更为强烈。2015年,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见到此刀,她一遍遍深情地凝视和抚摸着这把战刀说:“这件革命文物非常珍贵,一定要好好珍藏。”从此许多吕梁红色后代纷纷将父辈留下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收藏展出。

四、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珍藏革命文物, 弘扬战刀情怀

沉甸甸的托付,热辣辣的期盼,进一步坚定了高宇峰馆长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晋绥精神的信念。多年来,他不顾腿有残疾和资金紧缺,跑遍吕梁山山峁峁,沟沟壑壑,节衣缩食,收集革命文物一万余件,筹建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并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林迈可李效黎纪念馆、中央后委纪念馆等多个革命纪念馆捐赠革命文物数百件。贺龙战刀,就成为了其中最重要的镇馆之宝。

依依战刀情,拳拳吕梁心;青山依旧在,万世唱英雄。这把使3个家庭4代人结下了近一个世纪深厚情缘的战刀,记载着贺龙元帅创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铭刻着革命前辈烈火淬炼生死与共的战斗情谊,凝聚着这块土地的顽强意志与奋斗精神,其穿透岁月的璀璨光芒,必将化为披荆斩棘的强大动能,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之路,谱写新征程的英雄壮歌!

(本版稿件由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