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我们的新时代

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40万元,增长27倍以上——

汾阳东社村:“厚”了家底 “惠”了村民

□ 本报记者 李刚

2022年06月24日 10:23:06 编辑:

“你手上的合同,虽然盖有村里的公章,但合同内容有些地方明显不够完善。”

“长期种着村里的地不缴费或少缴费,对村集体和个人来说都是问题。现在把合同规范了,对村集体和个人都是一件好事。”

日前,汾阳市冀村镇东社村的“清化收”工作人员正在和村民老蔚就20多年前的一纸合同上门进行协商。2000年左右,老蔚自费打了几眼井,当时的村干部与老蔚签订合同,把村里的10余亩机动地让老蔚免费种植了20余年。

“类似这样的合同,村里这么多年还有不少。‘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共摸排出270份。”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生齐说,“对这些合同,我们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群众、不激化矛盾的处理方式,逐家逐户上门讲政策做思想工作,一起协商妥善解决。”

“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东社村严格按照“图斑对比、实地测量、地类鉴定、规范发包、费用收缴”的工作程序,依靠土地确权图斑、村委自查登记台账,通过实地比对、测量,摸排问题合同。在进行土地征收时,东社村实行“双保清收法”,动真碰硬,剥茧抽丝,在对矛盾争议科学研判的基础上,由村“两委”干部对“观望户”实行包保清收,由村党总支书记对“困难户”实行包保清收,挨家挨户讲政策、讲形势、讲前景,同时设立征求意见箱,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张榜公示,确保准确无误、群众认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以朴实的为民真情赢得了所有村民的认可,实现了村集体利益的完整“归仓”。同时,东社村建立了资源性资产台账,将收回的土地逐块登记,引入土地竞价机制,以交定金的形式公开竞标,将机动地重新发包,“我们一共收回村集体机动地1000余亩,经过重新发包,新签订承包合同55份,村集体经济收入历史性地突破140万元,与去年5万元的集体收入比,增长了27倍以上。”说到这里,刘生齐一脸的兴奋。

这只是东社村的“三大行动”之一。去年“两委”换届后,东社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实现了年龄、学历、结构“一降一升一优”,新“两委”班子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做老百姓信赖的村‘两委’”,从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为突破口,以培育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着力点,认真做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础性工作;鼓励引导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建强网格党组织、严格执行“四议两审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扎实开展“邻里守望”互助活动,不断促进党员和群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下的东社村凝聚了强大的提质合力,“生产托管+项目建设”让集体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2021年,东社村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生产托管4700亩,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农业生产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架起衔接的桥梁,有效激发土地“钱”力,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明显效果,村集体经济增长5万元,农户每户增收1500元。为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从今年起,对农户的5500亩确权承包地,围绕“耕、种、管、收”等环节实行农业生产集体托管,让农户省心省力又增收。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对已收回的零星碎片机动地与农户的承包地合理调整,形成370余亩连片种植区,由集体耕种;村党总支正在酝酿利用“清化收”收回的资金,购买农业机械,秋收后实施秸秆青贮项目。通过开展“三大行动”,可推动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230万元以上,增长40倍以上。

村东头的集体机动地里,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清新的泥土味,看到雨后的玉米、高粱、甜瓜幼苗长势喜人,刘生齐自言自语道:“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