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民俗

孝义非遗 “遗”彩纷呈

□ 文/武姝君 图/赵泉 武斌

2022年07月07日 11:55:33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在共同生产生活中,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孝义非遗,“遗”彩纷呈。皮影、木偶、碗碗腔被誉为“文化三绝”,孝义也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皮影木偶艺术之乡”。

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且具有鲜明的区域、民族特色。目前,共组织评审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0类58项,其中:国家级保护项目4项、省级保护项目9项、吕梁市级保护项目14项、孝义市级保护项目31项。评审命名非遗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7人。设立非遗综合传习中心1个、单项非遗专题展示馆11个、生产性保护基地4个、传承保护基地5个、传习所18个。国家级传承人5人,省级传承人23人,吕梁市级传承人49人,孝义市级传承人100人。

国家级非遗

孝义皮影戏

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戏在宋代已有演出班社并有皮影的雕簇者存在。孝义皮影戏有两个流派,即皮腔纸窗影戏和纱窗碗碗腔影戏。皮腔纸窗影戏是孝义土生土长的剧种,纱窗碗碗腔影戏是清代早期由陕西传入。孝义皮影戏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

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的一个地方稀有小剧种,新中国成立后,纱窗皮影戏曲调搬上舞台,由真人演出,擅演现代戏剧目。腔调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上翻高形成。

孝义木偶戏

孝义木偶戏属杖头木偶戏,于宋代形成,到明代发展为“晋中的杖头木偶戏,以孝义为中心”的局面。孝义木偶制作精巧,形象生动,表演细腻,戏路广,内容丰富。少则7人,多则8人,就能开台演戏,俗称“七紧八慢九消停”。表演者通过双手的搓、捻、掂、摆、转、拧等方法的灵活应用,使偶人的动作明快洒脱,无论是名媛闺秀,或是将相鬼神,都演得惟妙惟肖。

孝义贾家庄婚俗

孝义贾家庄婚俗产生于宋元时期,发展定型于明清时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贾家庄婚俗古朴而丰富,以古代婚嫁六礼为基础,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特点,演绎、细化并传承为更为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为黄河流域的婚俗文化增添了色彩,是我国婚俗文化多样化的见证。

省级非遗

孝义秧歌

孝义秧歌俗称“圈圈秧歌”、“地秧歌”,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是集歌、乐、舞、武术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分为“武场”和“文场”。武场就是“掏场子”,揉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文场就是不配丝弦的干板腔秧歌,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四六句子”,结尾加“哼嗨”虚词,又称为过街板;另一种是“七字句”“九字句”或“十字句”的大唱段及一些小剧目。曲调种类多,有歌板调、民歌民曲、戏曲调、数念杂说等。

孝义剪纸

孝义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特点:构思巧妙,剪功粗犷大方,立体感强,夸张浪漫,推陈出新,反映时代。早年由以下几种类型构成:一是残存的先民图腾崇拜的剪纸;二是传统的民间礼仪活动的剪纸;三是服饰习俗中的民间剪纸等。

张四姐的故事

张四姐的故事,发生在宋金时期,有着强烈的反封建礼教思想,歌颂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鞭笞丑恶势力,赞扬人间真善美。千百年来,孝义的劳动人民口口相传,并对这一神话故事不断充实、完善,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孝义司马插酥包子传统技艺

司马插酥包子源于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具有营养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吕梁市首家挂牌五星级酒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帝豪酒店制作的司马插酥包子,绵酥爽口,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高,并有开胃健脾的功效。

孝义面塑

孝义面塑历史悠久,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传统手工技艺。从宋代起,大量吸收本地和外来的其他民间艺术营养,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完善;到了明代,由简单花样发展到复杂花样;清代以后,由单件到拼件,再到创新发展,成为群众喜爱的一种面食艺术。面塑的原料有面粉、水、碱面、枣、核桃、五谷杂粮、油、食品色等,制作工具有刀、剪子、镊子、锥子、筷子、梳子、小碗等。

孝义羊羔酒传统技艺

羊羔酒在中国酿酒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是汾酒的前身,起于汉魏,宋代以来对羊羔酒的记载很多,1997年法国巴黎国际名优新产品(技术)博览会暨荣誉评奖会上,一举夺得“最高国际金奖”。饮羊羔酒,心旷神怡,回味悠长。山西羊羔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所产的羊羔酒晶莹如玉,馨香似兰,绵甜爽口,自然和谐,色、香、味俱佳。

孝义南曹村豆腐传统技艺

自唐宋起,孝义南曹村就以“豆腐村”闻名三晋。南曹村豆腐有三绝:一是细腻鲜嫩,口感绵软;二是质地柔韧,易于加工;三是比重轻盈,营养价值高。

孝义苏家庄年俗

苏家庄年俗,是以物事操办、除旧迎新、庆喜纳福、祭奠祖先、祈求丰年、图腾信仰、社戏社火为主要内容的庆贺礼仪。俗成形态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时间流程长;二是年俗文化内涵丰富;三是演绎了历史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人文古韵;四是有自己独特的年俗文化符号。

孝义秘传64式活步大架太极拳

孝义秘传64式活步大架太极拳是由广平太极拳发展而来,其核心部分是把攻击性和健身性有机融合,风格独特,攻防技术合理科学,开合有序,动作连贯,刚柔相济。不仅具有健身养生功能,更具有历史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哲学价值及社会价值。

吕梁市级非遗

孝义杏野砂器传统技艺

杏野砂器始于宋代,绵延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时期因技艺精湛,享有盛名,华北地区流传一句谚语“金锅银锅不如杏野砂锅”,形成杏野砂器天下走的态势,先后销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宁夏、贵州、内蒙古等省份和地区。

孝义闫氏月饼脱脱木雕技艺

孝义在明代中后期就出现了雕刻月饼脱脱的艺人,到了清代早期,有了雕刻月饼脱脱的作坊和世家。月饼脱脱制作样式多,纹样多达300种以上,所用材料采用百年以上树龄的梨木,反映了当地的文化艺术、民俗风貌,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实用价值等。

孝义翟氏羊杂割传统技艺

羊杂割又称羊杂格、杂割汤。羊头肉质绵软,羊肚肉质筋道,羊肝养心脆而松,羊肺韧而坚,羊血滑而嫩。吃一碗羊杂割,就像是吃了一顿“满汉全羊席”,让人回味无穷。孝义翟氏羊杂割,在继承中进行了创新:一是配入胡萝ト,去除羊腥味;二是要原汤原味;三是讲究胡萝ト、粉条、姜等配料的比例;四是改进了制作技艺,独树一帜。

孝义老粞醋传统技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孝义人用缸、瓮采取发酵方式酿醋,发展到明代,用“老粞”为主要原料酿造,一是先酿制老粞,二是用老粞再酿造老粞醋,产品香而微甜,酸而不涩,味醇鲜美,具有养生功效和医用价值。《孝义县志》载,1921年至1938年,仅孝义古城就有义宝村的众多家户自己酿醋,供全家食用。

孝义柿叶茶传统技艺

从古至今,孝义市西部山区村落间柿树连绵数里。明代时,用柿叶制茶自饮,常饮柿叶茶的人身体健康。柿叶茶的制作,从继承、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饮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孝义郝氏诊疗淋巴结核独特的传统医术

炼丹之说的史籍记载首见于春秋早期,用丹药治疗淋巴结核的医生,最迟也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历史悠久。诊断淋巴结核有完整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方法,通过切脉理、观察、听声音等手段,分析患者的抵抗能力,修复能力,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医学的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用秘方验方炮制丹药施治。郝氏诊治此病的传统医术与秘方验方独树一帜。

孝义市昔颉堡村黄河阵煞锣鼓

孝义市昔颉堡村黄河阵煞锣鼓,始于明代天启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由助战破黄河阵的阵鼓演变而来。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举行黄河阵煞鼓锣鼓活动,民众燃放鞭炮,煞锣鼓队在阵外列阵,启奏后村民结伴入阵,秧歌队依阵前行,载歌载舞,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消灾避难。

孝义金龙山青云十八阶(甲)传统庙会

青云十八阶(甲)传统庙会也称金龙庙庙会,始于明末,清代香火最盛。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庙会日,由祭祀金龙大王谢绪而形成,有庙宇、宗教、娱乐和商贸四个主要构成要素,属于完全型庙会。

孝义陈氏独特的正骨疗伤法

孝义市陈氏独特的正骨疗伤法有完整的学术思想和辩证的思维方法,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摸、量六种方法临床检查,依据病情,采用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提挤按、摇摆触顶、顺骨捋筋、夹挤分骨、折顶回旋与抱拢嵌插等正骨的独特手法。

孝义皮腔

孝义皮腔由孝义纸窗皮影戏的伴奏音乐而得名,因主奏乐器是小唢呐、笙与笛子,又称孝义吹腔。孝义皮腔音乐独特别致,地方色彩浓郁古朴,清新明快、粗犷、活泼,主要曲牌有“走马腔”和“三吹三打”等,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不仅是孝义纸窗影戏的音乐,也是民间婚丧嫁娶中的常用音乐。

孝义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整体套路以缠丝劲为核心,手法有拥、捋、挤、按、采、拗、时、靠八法;步法有前进、后退二法;眼法有左顾、右盼二法;身法为中下一法。结合易学中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是一套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独特拳术。

孝义碗脱传统制作技艺

孝义民谣:孝义碗脱子,一吃一圪及没说的。说明人们吃了孝义高粱面及荞面碗团觉着美味可口,无可挑剔。孝义碗脱传统制作技艺,起源于元代,经七百多年的发展传承,已经成为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作为孝义独特的风味小吃,碗团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有明显的降血脂、血糖和胆固醇的功效,具有保健作用。

孝义木雕家具传统技艺

孝义木雕家具历史久远,以核桃木和红木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浮雕、透雕、圆雕、浅雕等技法,雕刻成各种人物,动植物等图案花纹,井然有序,造型古朴,刀法浑厚,妙趣无穷。

孝义市级非遗

孝义古城胡萝ト羊肉馅饼传统技艺

孝义古城胡萝ト羊肉馅饼俗称翻身火烧,源于明代中叶,鲜美爽口,香味诱人,肥而不腻,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是在特殊地域条件下产生的反映孝义民间文化习俗的特产。

孝义古城师氏火烧传统技艺

孝义古城师氏火烧从清代以来就闻名三晋大地,闻着香美,色泽金黄,火色均匀,耐存放,焦而不硬,入口脆,后ロ更香,酥而可口,开胃易消化,老少皆宜,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地方特色美味食品。

孝义竹马舞

竹马舞又称“跑竹马”、“竹马”,起源于儿童把竹竿当马骑的游戏,始于东汉,宋代发展为一种庆祝丰年,祭祀神灵的民间社火。据老艺人代代相传,孝义在明代中叶就有了“竹马”。孝义竹马舞反映了孝义民风民俗文化,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孝义民间吹打乐

孝义民间吹打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宋代,郭家掌村的鼓乐班已形成班派,明代嘉靖年间,上令狐村宋家的鼓乐班驰名全县。清代,每三四十个村庄就有一个民间吹打乐班。现在,孝义境内有40余家民间吹打乐班。民间吹打乐古朴优雅,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审美价值很高,影响力极大,兼具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

孝义梧桐山药

梧桐长山药是孝义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孝义县志》记载,“梧桐的山药,蔚屯的蒜最为著名”。梧桐长山药的主要品种黑毛稍,比较细长,粘液多,黏丝不断,味香微甜,口感特别好,可药食兼用。味甘性平,有健脾、补肺、固肾、滋脑、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等功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孝义普照牌佛醋传统技艺

孝义普照佛醋是经国家商标总局认定的“普照”牌系列佛醋。其产品酸而不涩,微甜爽口,口感醇厚,色浓味鲜,愈存愈醇,是一种特色养生醋。不仅具有断腥,去臊、杀菌等功效,是烹煮各种美味佳肴的精制调料,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开胃,健脾具有很好的功效。产品远销北京、内蒙古、深圳、辽宁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