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多姿多彩的汾阳民间文艺活动(上)

□ 樊启俭

2023年05月31日 10:39:19 编辑:蔡晓霞
汾孝地秧歌表演
莲花落表演

汾阳民间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种类有多种音乐、曲艺、秧歌、皮影、灯火等。

多种音乐

戏剧音乐

戏剧音乐分文场与武场两类,笙、管、笛、弦属文场,打击乐器属武场。汾阳戏剧音乐有晋剧音乐、碗碗腔音乐和汾孝秧歌。

晋剧音乐 唱腔稳健大方,慷慨激昂。旧日多男演员,后来女演员增加。主要唱腔有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及滚白七种,另有唢呐、弦乐曲牌三百余种。武戏中还用昆曲,武打戏模仿京剧,增添一部分锣鼓经。所用乐器除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等外,老的四大件另加唢呐、笛子、笙,二胡、底胡、大三弦、扬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琵琶。演样板戏时,仿照京剧配以新式铜管乐器拉管、小号等多种,又增加电子琴与木管乐器。打击乐器除原有的鼓板、铙钹、马锣、手锣、堂锣、手板、大战鼓、小战鼓、梆子、狗娃子、碰盅外,又新置吊钗、大筛锣、风锣、云锣、三角铁等。

晋剧音乐唱腔几经改革,又先后吸取湄户剧、歌剧、京剧音乐唱腔之长,逐步突破旧板式,使之运用灵活,内容丰富,日趋完美。

本市籍晋剧音乐艺人著称者有鼓师侯步高、冯煊、三弦李万华、二弦尤理亮、琴师李怀忠、呼胡李宝康、司鼓冯晋平等。此外,在省晋剧院、戏校担任音乐设计的有刘和仁、董文润;在乐队演奏的有郭履祥、赵恩柱等。

碗碗腔音乐 吐字清晰,碗转自如,主要唱腔有平板、 二性、介板、流水、滚白与叫板六种,另有唢呐、弦乐曲牌五十余种。所用乐器与晋剧乐器相似,另加碗碗、节子。碗碗音响清脆,风味浓厚,“碗碗腔”因之得名;节子为节拍乐器,使文武场与唱腔结合非常协和悦耳。

本市籍碗碗腔音乐艺人较为知名者有李聪、陈元、吕占彪、刘金钱等。

汾孝秧歌 “过街板”是专门用来唱“四六”句子的一种唱法。鼓点一停,马上接唱;唱完,立即就敲打起来。曲调活泼跳跃,旋律大同小异,填上歌手们即兴编的唱词,诙谐、滑稽、情趣横生,十分热闹欢快。“小曲调”用于秧歌小戏。每个秧歌戏都有专门曲调,如《卖绒花》、《 二姐算卦》等。演唱时,每个戏始终使用一个曲调。故事情节靠对唱连接,中间一般不夹道白。“过街板”、“小曲调”属民歌体。“戏曲板”是专门用来唱大戏的,包括“七音腔”与“十音腔”两种。1981年,县文化馆副馆长何守法搜集整理汾孝秧歌,为音乐唱腔的改革做出贡献。

鼓班音乐

鼓班的乐器分管乐与打击乐两类。唢呐、管子为主乐,可自由发挥;笙为拌奏乐器,笛子随笙起协助管子作用。锣鼓铰钹为配乐,用于起乐和间奏。吹奏曲牌有古套曲《将军令》;有钩吹曲牌《对花》、《南瓜蔓》等;乱弹模仿演员唱腔弯调,演奏晋剧戏曲;婚嫁喜宴演奏《打金枝》、《忠报国》,丧事吹《祭江》、《走雪山》、《哭灵堂》。演奏时以笙代弦乐,管子代花脸,笛子代小旦,唢呐一物多用,可代净角、老旦、丑角。近年来,多演奏流行歌曲。

本市籍鼓班演奏艺人甚多,主要有吴宝成、吴金耀、王庆林等。

民歌

汾阳民歌有秧歌和口头哼的小调。曲调有汾孝秧歌,有从晋中来的祁太秧歌,有从陕北来的信天游;小调有许多种,也比较复杂。

秧歌有的唱原词,多数则是旧调新词,或者一调多词。新词都是民间自编的,多数则是反映劳动人民生产与生活;也有少数内容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语言形象生动,口语化,再配以唱惯的曲调, 因而长久流传民间。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大唱抗战歌曲,汾阳秧歌唱词随之更新。《过来八路军》、《抗日的领袖人人都爱他》等新编抗战秧歌起着政治宣传作用。

演唱秧歌有齐唱、对唱和独唱几种形式,唱段与唱段的间歇有锣鼓或唢呐与笙伴奏。秧歌遍及全县,曲调有“送情郎”、 “做满月”等二十多种。

秧 歌

汾阳秧歌种类有汾孝秧歌、登台秧歌等。

汾孝秧歌

汾孝秧歌流行全县各地。开始,它以民间歌舞形式出现,在平地上进行表演,用当地方言演唱,故又名“地秧歌”。后来,逐步发展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两种形式。“武场地秧歌”保留了原来的民间歌舞形式,“文场地秧歌”向戏曲方面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小剧种。

“文场地秧歌”在演唱时,除“武场地秧歌”的演员们一下一下地在鼓腔锣边上拍打节奏外,不用任何乐器伴奏。音调高低,节奏快慢,全由演唱者掌握。只要参加演唱者能统一到一个调上即可。“汾孝秧歌”纯粹使用汾阳和孝义的土语演唱,语句通俗,唱腔平稳,乡土气息很浓。

“汾孝秧歌”从唱法上分为“过街板”、“小曲调”、“戏曲板”三种,演唱“四六句”、秧歌小戏与晋剧戏剧,最常演出的剧目正如顺口溜中说的“三娘教子二进宫,状元拜塔下河东”、“正德戏凤别窑,二娘写状挑袍”。另外,还有《渭水河》、《白蛇传》等。

由于演出连台本戏,所以必须登台表演。如果没有舞台时,就在平地上搭个台子。演员们在舞台正面唱,“武场地秧歌”的人们坐在舞台两侧或者围着平台,边拍打节奏,边维持秩序,

“汾孝秧歌”只讲究唱功。因艺人们缺乏正规训练,再加条件有限,所以表演、服装、道具都不太讲究,灯光、布景就更谈不上了。

闹秧歌的,没有一个专业的,平时各自谋生,一到冬闲时就集伙搭班,最迟到第二年农历二月二日又都散伙了。

民国年间是“地秧歌”的鼎盛时期。那时候,“文场地秧歌”和“武场地秧歌”已基本分开,许多秧歌小戏产生了。到日军侵华时,烽火连年,致使“汾孝秧歌”一蹶不振。抗战胜利后,一度非常活跃。解放战争中,“汾孝秧歌”的活动又停滞下来。

建国后,“汾孝秧歌”受到人民政府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文化馆多次召集演唱骨干进行培训,试将文场地秧歌和武场地秧歌结合成一种边舞边唱的民间歌舞,同时在音乐和服装上也有所改革。1956年5月1日,汾孝秧歌队赴省城表演,获得好评。1959年,该队参加省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优秀节目奖。1976年,该队参加吕梁地区春节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1980年元月,县文化局举办“汾孝秧歌”培训班,整理出《汾孝秧歌》专辑,对继承和改革汾孝秧歌提供了资料。演唱秧歌者甚多,较为知名者有白一、安德胜等近百人。

登台秧歌

登台秧歌流行于冀村镇仁岩村、城子乡古贤村和贾家庄镇罗城村。演唱时有道白、独唱、对唱,伴有弦乐、锣鼓铙钹,形同戏曲。曲调多用祁太秧歌,节目有《卖绒花》、《唤小姨》等百余个,名演员有赵万银、杜有玉、吕述茂、王万有等。秧歌班除在县内演出,还到太原、清徐、文水等地演出。赵万银主演《买姻脂》一剧,在祁县、太谷享有盛名。

曲 艺

莲花落

影响较大的艺人是王宗文。他二十二岁起在汾、孝二县演唱莲花落, 内容为历史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曾自编自演节目,揭露日军暴行。建国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节目三十余个,在城镇乡村演唱。表演时,嗓音宏亮,道字清晰,长句一气呵成,听众醉迷其间。1984年,县文化局授予他“民间艺人”证书。

评 书

艺人有师秀山、王贵强、孙丕成,皆名不显。

此外,全县流行的还有相声、山东快书、数来宝等。

建国前,曲艺属“三教九流”,史料记载甚少。建国后,因曲艺宣传形式多样,易编易演,所以为群众喜闻乐见,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县文化馆成立“说说唱唱”宣传队,专演曲艺节目,各文艺团体也将排演曲艺节目列入议事日程;农村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

演曲艺节目,城镇乡村、厂矿、学校举办文艺演出,也以曲艺节目为主。

1950年10月,汾阳县成立了盲人曲艺宣传队,由县教育科领导,队部设在西关。队员二十人,分五组,走乡串村演出,实行自负盈亏。县文化馆供给演唱材料,也随时随地自编。形式有三弦、顺口溜、快板等。队长张克忠与张增奇合演的《呼延庆打擂》、郭春耀与阎如山合演的《玉环记》,受到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