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医院
为脑血管病患者造福
□ 本报记者 刘华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会引起突发的没有预兆的瘤体破裂,造成严重的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近日,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全麻下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成功清除患者颅内的“炸弹”。
今年68岁的韩大爷因头晕、走路不稳长达20多天,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颅内CTA检查结果提示颅内动脉瘤收住入院。住院后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为韩大爷进行DSA检查(脑血管造影术),明确其左侧颈内动脉眼段有4.7mm* 4.5mm窄颈、形态不规则动脉瘤,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无异于不定时炸弹。目前针对颅内动脉治疗有开颅动脉瘤夹闭和介入弹簧圈栓塞两种方式,介入栓塞创伤小、恢复快,它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在动脉血管内向动脉瘤放置微导管,再通过微导管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致密填塞后,从而达到治愈动脉瘤防止出血的目的。”武钟毅副主任用专业又通俗易懂的方式与韩大爷的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使他们了解了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的风险和必要性,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行介入手术治疗。
征得家属同意后,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省城专家的指导下与介入导管室、麻醉科紧密协作,为患者进行了全麻下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历经两个小时,手术团队顺利地将弹簧圈送至动脉瘤腔内,为脑内“不定时炸弹”的动脉瘤解除了“引爆”的可能,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四肢活动正常,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
当天八点十五分,值班护士发现患者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的情况,此时介入团队三位医师术后还未离开病房,武钟毅副主任立即为患者进行查体。患者为混合性失语、右侧肌力为1级,考虑患者不排除左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立即进行了头颅CT,并再次造影明确颅内情况。术中证实了武钟毅副主任的判断,患者出现了栓塞术后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八点三十三分,手术团队为患者在介入导管室行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术,患者言语流利,肢体活动均恢复。约5分钟后造影发现血栓再次形成,同时肢体肌力再次下降,患者抬举不能。介入团队的三位医师经过周密布置、反复讨论后,决定用替罗非班动脉团注后并持续静滴给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约5分钟后患者血栓影消失,肌力恢复,安返病房。
此次成功的围术期管理,标志着山西汾阳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汾阳医院神经内科的脑血管病治疗技术日益成熟,从最初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术,到脑血管造影术,到成立介入团队独立开展急诊颅内动脉溶栓、取栓术、颅外段颈动脉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致残率、致死率,为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