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布谷声声迎谷雨
□ 田雪梅
“时令过清明,朝南布谷鸣。”春日融融,草色青青,布谷鸟不忘“劝耕”的使命,声声唱起春耕歌。
布谷鸟是吹“靓”乡村的号角。它这一“吹”,“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春和景明,远山如黛,溪水潺潺,泉水泠泠,燕尾留痕,柳绿花红,一派最美人间四月天。
“暖屋生蚕蚁”,娃儿们采桑叶,喂饱蚕宝宝,争先恐后地走出户外,摸鱼捉虾,好不快活。村头,女人们提着竹篮捋榆钱,采香椿,聊着家长里短,欢笑不断。
布谷鸟是土生土长的乡村歌手。“布谷声声劝早耕”,布谷鸟或站在村头的大杨树上,或在每家每户的院落上空,不厌其烦地吟唱着“布谷、布谷”,名副其实的催耕鸟,对自己的使命,一点儿都不马虎。看到农人一个个忙碌起来,犁田插秧,播种施肥,它们从东唱到西,抑扬顿挫,悠长嘹亮,短促欢欣,不时变换曲调,不停歇地督促人们抓紧时间,莫误农事。
这位乡村歌手唤来了应景的雨。这场雨细细飘飞,不紧不慢,淅淅沥沥,怡心清肺。如酥的雨,下在了春天的心里,让乡间焕然一新,生机盎然,给“歌者”布谷鸟补了一个清新悦目的舞台,歌声脆,舞台美,草儿、树儿,牡丹便是观众,看牡丹娇唇嫣然轻启的样子,就知谷雨的雨有多美,谷雨时节的歌手有多出色。雨轻轻弹,歌深情地唱。乡村歌手为大自然而唱,为农人而唱,农人披蓑戴笠,笑意满面,因这雨,滋润着土里的种子,孕育着一年的希望。
布谷鸟是自由的吟游诗人。一场雨,一场农事,一场花事,都少不了布谷鸟注入的韵角。“谷雨催蚕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谷雨时节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谷雨是节气,也是节令,春种,应是种在谷雨。黄庭坚吟“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清代郑板桥赋诗作画来回应:“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茶香袅袅,情闲致雅,多么清丽的谷雨诗!“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揣着刘禹锡的诗去赏牡丹,你也不禁会吟一句:谷雨三朝看牡丹,国色天香当属谷雨花!“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时节,怎能少了这道“树上蔬菜”?“食之竟月香齿颊”光读读,就让人口生津液,吃一口定是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古人的谷雨诗,或清美清秀,或伤感惋惜,或闲适淡雅,或通透自在,道出了谷雨像个待出阁的俊美姑娘,温婉而大方,内秀而端庄。
布谷声声迎谷雨,迎来了富贵花开,迎来了纷纷春雨,迎来了繁华农事,牵动了曰曰采茶心。声声“布谷”唱美了春光,留住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