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柳林县“五项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倍增
□ 王富贵 薛宇翀 刘珍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柳林县通过采取“完善工作机制、实施简政放权、落实减税降费、强化金融扶持、加强信用监管”等五项工作举措齐头并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力促市场主体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全县市场主体净增3900余户,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初见成效。
一、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抓管格局。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柳林县2022年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方案》,提出了“八大行动、七大工程、八大平台载体、九大要素保障、六项服务机制”的“87896”共38条措施。定期召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及市场主体倍增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落实会、调度会,研究并解决近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实行定期会商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级领导统筹协调、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责任单位密切配合、督查巡察强力推动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实施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效能。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县15个乡镇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行政村(社区)都设立了便民服务站,近两年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6项,承接上级部门下放事项38项,下发乡镇政务服务事项111项、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43项。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4种方式,审批要件数压减率达20.3%,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率达50%以上。开展政务服务提质行动,全县政务大厅实现了预约叫号、窗口显示、自助申报、自助查询、服务评价等功能一体化。推行“全程网办”“全代办”服务,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发布917项服务事项,可网办事项占比81.66%,其中财产登记实现了2个环节办结的“一网通办”模式,全年网办件达到4892件。52个审批事项顺利启用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105个“一件事”集成套餐实现“一表申请”“一个办事指南”的套餐式审批服务,213项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办理时限缩短到法定时限的40%以下。推行企业开办“1110”改革,新设企业1张表单、1个环节、0成本实现1天办结。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2430”改革,社会投资类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开工前全流程审批事项分别在24、30个工作日办结。整合“水、气、电”进驻大厅,压缩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对涉企合同案件采取快审方式。
三、落实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认真落实省“工业70条、服务业61条”、市“助企纾困20条”及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推行企业开办0成本,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印章。推行社会低风险简易工程建设项目0成本,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府购买岩土工程研究费。实现城市用电报装容量160KW以下、农村100KW以下的小微企业用电报装0投资。推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地生根,已退还151户纳税人增值税1.56亿元。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实行房屋租赁减免政策,实行财政支持引导,全县申报完成2个专精特新项目、2户技术中心、23户小升规,省市依次奖励40万元、25万元、1150万元,县财政出资200万元鼓励和扶持全县纳入国家统计联网的企业走出困境。
四、强化金融扶持,有力助企纾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巩固经济发展态势。支持柳林农村商业银行推出“惠农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授信14995户10.6亿元,投放贷款9477户5.8亿元,惠及全县50%以上的农村常住农户。小微企业、农户经营性信贷周期由1年延长到2年,贷款利率同比下降34.59%、29.01%,分别享受年化贷款利率6.75%、5.75%,有效降低了贷户融资成本。
五、加强信用监管,维护市场公平。倡导柔性执法,建立信用信息归集应用机制,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市场主体经营干扰,不断提升监管科学化水平,维护市场经营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品牌的保护与指导,严惩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查处价格违法和乱收费行为,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事项,切实规范了监管行为,提高了监管效能,激发了市场活力,保护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