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柳林县赤木溛村“五彩痕迹管理法”,“保姆式”党员服务

让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 本报记者 高茜

2023年07月24日 10:40:42 编辑:成柏

吕梁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柳林县成家庄镇赤木洼村就位于大山深处、柳林县城以北20公里处,全村200多户700余口人,散落在高低不平的梁梁峁峁上。这个曾经一穷二白,四周无良田、地下无资源的村子实现蜕变的“秘诀”是“党建”。

近年来,赤木溛村村党支部秉承“党建引领强堡垒、乡村振兴促发展”的理念,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短短几年内,党建工作创新出彩,村级集体经济快速翻番,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各项工作有声有色,较好地实现了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五彩管理”激发内生动力

成家庄镇赤木村的老党员老任年龄大了、出门不便,工作人员按照党员“五彩痕迹管理法”,将其在台账上特别标注成“绿色”,这让他得到了更多的关怀与照顾。“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更精准地帮助大家解决日常难题,更能根据每位党员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政策和手段。”成家庄镇赤木溛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刘文清说道。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等关键问题,赤木溛党支部不断探索,创新实施党员“五彩痕迹管理法”,最大限度激发党员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提升党员科学化教育管理水平。

党员“五彩痕迹管理法”,即该村党支部将辖区内67名党员,按照身体情况、居住情况、工作情况等,划分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流动党员、高龄党员、后进党员,并用红、黄、蓝、绿、灰5种颜色标明,同时实时动态更新,让工作人员对党员情况一目了然,分类后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对无职党员、流动党员等的管理,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十员精准画像模式”设岗定职定责,发挥自身特长。

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该村党支部从政治学习、业务技能培训、组织生活、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做好本职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党员作用发挥八个方面明确考核分值,强化党员组织教育管理,方便党员发挥作用。

村里党员活动室墙上,醒目地张贴着党员情况登记表和动态考核管理制度,刘文清介绍说,每年年初每位党员填写了“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情况登记表,签订“一状两书”,明确全年工作任务和承诺,采取“四个一”考核法,动态测评、综合评定党员标准,督促党员带头履职践诺。

在“五彩痕迹管理法”的推动下,该村党组织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和吃苦在前、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做到了群众之事随叫随到,集体大事义务在先,利益之事群众优先,党员“保姆式”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理论指引”狠抓队伍建设

“我是2021年来到的赤木溛村,在党员模范的带头下,村里班子团结一心、干群关系融洽,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我感觉十分荣幸,我也相信赤木溛村一定会越来越好。”到村工作大学生刘文清跟记者说道。

班子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强不强,一个村子村风如何。在用人方面,该村党支部结合村情民意,任人唯才,充分发挥了到村工作大学生政治觉悟高、理论知识丰富的优点,培养后备干部,并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理论学习的重心,号召他们带领两委干部,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讲党课,学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廉政教育》等多种内容,提升两委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了班子关系的融洽、和谐,真正使班子成员做到了清正廉洁、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充分发挥。

为了更好地提高支部成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该村组织全体党员征求意见,充分进行研究讨论,制定了支部领导任期目标、年度目标。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乡村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对党支部成员逐一落实。并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以支部为主体,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务委员监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团支部、妇代会 、民兵连、一约四会等各类组织有重大事项均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党组织在7日内召开支部会议研究决议,在报告栏内加注支部意见,提交各类组织,通过四议两公开,进行决策实施,通过健全制度促规范,村内各项工作得到公开公正执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建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从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环境问题抓起,科学规划谋发展,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村党委首先从平安建设抓起,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者服务团队及网格化管理开展以党员为主的包联制度,解决村内日常事务,同时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做到群防群治,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全年未出现一件上访案件和事故,受到全市的考核奖励。

走进村里,每家每户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赤木溛以“六乱整治”为抓手,取缔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制止了乱扔乱倒,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16万元修建入村道路护墙,保证村民的出行安全,排除道路的安全隐患。此外,抓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引进昌盛农业有限公司在本村投资140万元修建大棚22座,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人均收入达1.5万元。投资10万元修建老年人日照中心一处,确保老有所养,并先后投资5万元,对140户的机械水表全部更换为电子水表,确保村民正常用水……正是从这点点滴滴入手,全面改善了全村人居生活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打造了乡村振兴的硬实力。

文化兴村促和谐,民主安全保稳定,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是赤木溛村人人都铭记心中的一点。近年来,该村利用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一大批文化活动阵地,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活动,以“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好村民”为创建纽带,把文明道德融入家教家风建设,形成户户争当“五星级文明户”的浓厚氛围。

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才有了赤木溛村党支部务实、创新、团结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作风,正是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前进,全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才能圆满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得到有效实施,相信赤木溛村在以该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党员干部配合和广大群众拥护支持下,必将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大步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