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来敲门
——看文水县凤城镇工行小区的“改”与“变”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划停车位、拆除违建、改造路面、修缮路灯、新增绿化……细心的市民发现,时下的文水县凤城镇工行小区悄然变了样。谁曾想,放在以前,工行小区是文水县凤城镇典型的“三无”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破损、保安缺岗、私搭乱建、圈占绿地、车辆乱停乱放等各种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为推进城市更新进程,文水县凤城镇东街社区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的切口,通过“一起管、一起做、一起享”,实现老旧小区“面子”“里子”同步焕新,在全县率先探索新时代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党建引领,推动小区治理“一起管”
为破解小区管理服务难题,东街社区从党建抓起。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工行小区通过召开小区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商讨居民自治。2022年,成立了小区自治物业委员会,建立了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双向联动议事机制。选出了威望较高、办事公道、热心公益的党员成明欣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和物管会党支部书记。
同时,小区确定了相关职责,并将制度及人员情况上墙公示,督促各成员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带动小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事务。为了不断强化党组织在小区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主动带领居民参与小区自治、关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治理,让“自己的小区自己管,自己建,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优美的环境就会来到身边”的观念深入人心。
曾经无主管部门、无物业服务、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如今终于实现了小区有人管、居民群众有组织,为建设幸福美好小区奠定基础。
群策群力,推动小区治理“一起做”
“三分改、七分管”,老旧小区改造后期如何维护和治理是一个难题。
从前的工行小区,楼栋墙壁牛皮癣屡禁不止、一楼杂物乱推、顶层楼顶漏水、楼上窗口“飞线充电”,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过道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为解决这些消防安全隐患,小区党支部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着力在提高群众生活的便利度、舒适度上下功夫。通过“说事议事平台”,大家集体讨论决定将小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列入消防改造规划,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清除小广告,规划停车位,清运垃圾等。
如今走进工行小区,干净整洁的路面、有序摆放的车辆让人眼前一亮。“以前小区环境卫生很差,经过治理,现在比以前好太多了。”小区居民纷纷为党建引领小区自治模式点赞,居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大家不是不愿意把小区建设好,而是苦于没有人来组织,大家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小区业主一语道破曾经制约小区建设的问题。
“如今党建向基层一线延伸,只要群众有需求,党员干部就会带头争先解决。”说罢成明欣拿出手机,点开“胡兰先锋码上到”小程序,只要将小区群众的诉求上报到小程序上,相关工作人员就会“一点一派一报到”。“我们小区的防盗网、雨棚、屋顶破损瓦面等都是咱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帮忙拆除的。”在小区党支部的努力下,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小区自治当中,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已见实效,并不断向着社区共建共享的方向发展。
创新载体,推动小区治理“一起享”
为进一步搭好党群“连心桥”,工行小区建立了党群服务站,承担着管理和服务两种职能。成明欣介绍,在管理方面,小区党支部定期开展协商议事,重视物业管理透明化和档案管理规范化。在服务上,设有近邻“百宝箱”、协商议事室、坊间邻里、棋牌室等功能区域,定期开展党建活动,宣讲党的百年奋斗史,让红色的种子播撒到小区各个角落;组织开展艺术分享、亲子活动培训等贴近群众需求的活动,不断提升“人气指数”,真正做到让群众想来、愿来、爱来,成为便民利民亲民的睦邻“会客厅”。
走进党群服务站里,棋牌室内两位大爷正在专心地“排兵布阵”,只见棋盘之上“兵来卒往、炮飞马跳”,引来许多居民前来观望,现场气氛十分热闹。另一旁,几位阿姨开心地拉着家常,“有了党群服务站,咱既有商量正事的地儿,也有个聊天、娱乐的场所了,真是太好了。”党群服务站里不时传出阵阵的欢声笑语正是社区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不断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努力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对于小区的未来,成明欣满怀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