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柳林县薛村镇军渡村一体化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三大革命”——
扮靓乡村“颜值” 提升群众幸福感
□ 本报记者 高茜
“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和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走进军渡村荣誉室内,整面墙悬挂着的都是近年来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牌。军渡村位于山西省柳林县薛村镇,北接孟门古镇,南接石西乡,说起军渡村,多数人的印象是“晋西门户、黄河古渡”,如今,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的助力下,军渡村逐渐旧貌换新颜,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地更净了,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景象。
一户一策 探索厕所改造新模式
“政府帮我们把旱厕拆掉,安上了环保方便器,干净卫生没有臭味、异味,真的特别方便。”军渡村村民郝二虎指着洁白的厕所激动地说。
在军渡村,许多村民都是ECO环保方便器的获益者。在2021年厕所改造工作中,军渡村被全市确定为“厕所革命”示范点之一,当年7月份就完成了首批示范15座ECO生物厕所,老百姓满口称赞,真正做到了惠民利民。
说起军渡村的“厕所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2021年4月投建、7月完成的首批厕所是单产品使用阶段,这个阶段使用SECO环保方便器进行厕改,完成改造132座,院厕1座,郝二虎就是最早获益的这批。有了前面的探索,2022年为进一步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开发商开发选择了单桶式、小集中水冲式等十余种产品进行厕改实践,这个阶段共完成改造十余座。2023年起,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结合污水治理与垃圾处理情况,厕所改造也进入了第三阶段,目前,新阶段十一种产品正在建设和试运行中,预计在2023年底全面建成投入运行。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带来的文明新风正吹遍我们村的角落,我们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军渡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郝海武信心满满地说道。
大分散、小集中 建立排放新标准
相较于垃圾遍地,农村污水直排的危害更加隐性。各类生活污水汇聚河道或渗入地下,造成农村整体水环境恶化,危害极大。为解决村内的污水排放,同时满足行洪需求,根据地势情况,充分利用村镇原有管道、沟渠,避免重复建设,将村镇排污划分成4个区域,分区域建设4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点。
走在村内污水处理其中一个站点,只见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污水处理效果等内容清楚、全面地张贴于墙上,并且将目前已经建成的4个污水处理站处理量都清楚公示,“100吨/天、50吨/天……”这一组组数字背后都是村内多方探索努力才能达到的新标准。
“每个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能力为230吨,水费大约在0.26—0.4元,对个别居住较分散,生活污水排水无法集中收集的住户,就地安装单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郝海武介绍道。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与设备的安装,从效果上达到了雨污分离,排污成本也不高,雨水经过原有涵洞进行直排,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并且污水处理设备可进行远程监控,随时可检测设备运行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为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少填埋、少焚烧 科技助力垃圾处理
走进军渡村大街小巷,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街道整齐美观,农户房前屋后干净卫生,道路旁沟渠边几乎看不见垃圾。郝海武介绍,以前大多数群众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较淡,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河边的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军渡村以实现“垃圾不出村,打造清洁农村”为目标,启动清除垃圾、美化家园集中行动,环境整治成为群众自觉行动。此外,依托先进垃圾分类技术和清华大学独创微波等离子裂解处置技术,建立乡村垃圾分类中心,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回收、深度减量和处理。
这样的深度处理“科技范”让群众赞不绝口。“现在的垃圾回收和处理手段很智能,不用把成堆的垃圾存放,减少了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真好。”村民老五竖起大拇指夸道。通过先进的分类技术和处置技术,对所搜集的垃圾中具备再利用价值的进行资源化利用,发挥其最大经济价值,将不具备再利用价值、有毒有害的垃圾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和无害排放,永久消除长期环境风险。
郝海武指着正在施工的垃圾处理中心说:“垃圾处理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后,按照功能区域划分为液体肥生产车间、微波等离子体处置中心、积分兑换超市等六大模块,建成后其他村庄的垃圾也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正如他所说,这座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后,日处理垃圾量约40吨,除军渡村外,还可覆盖周边村庄的垃圾处理工作,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明高质量发展,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各村庄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