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调研 闲谈不“闲”
□ 李瑛
近期有媒体报道,重庆市江津区委巡察组在村里常规巡察期间,工作组成员通过与村民闲谈,掌握了当地一公司拖欠村民劳务费的线索。经巡察整改,村民被拖欠的8000元劳务费已全部拿到。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闲谈不“闲”,进村调研多与村民闲聊,也是一种了解群众所想、解决村民问题的有效方式。
对基层干部来说,走村入户开展调研本就是工作日常。但相比带着任务来、准备好问题问,一些不经意的闲谈有时会有更好的效果。看似没有目标的闲谈,少了一分严肃,多了一分亲切,更容易打消受访农民群众的顾虑,让他们主动敞开心扉,说心里话、实在话,久而久之还能拉近干群关系,为后续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现实中,许多基层干部就有这种意识,善于抓住下基层的宝贵机会和村民聊天,也因此打开了农民群众的话匣子,掌握了村民的急难问题,做了不少为农民服务的好事实事。
换个角度来看,和村民闲谈也有利于基层干部快速打开工作局面、提高干事效率。基层工作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涉及范围广、工作内容灵活多变。尤其是上级部门下基层巡察时,有的干部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历,与农村农民接触不多,一时间开展工作有一定困难。而从各村的情况看,每个村子的发展情况不同,村民的所需所盼也不一样,这给基层干部开展工作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得到农民的指点和帮助,也有利于更快进入状态、更好开展工作。因此,与村民闲谈不只是为了帮助村民,对基层干部来说也是学习“充电”的过程,有利于尽快了解村情农情,真正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