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文艺

技艺臻美独具特色

——汾阳市罗城村地秧歌队成长记

2023年11月25日 11:00:54 编辑:

□ 樊启俭

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汾阳市罗城村地秧歌在全国项目繁多的民间艺术中熠熠夺目;罗城村地秧歌队也在几十年改革创新的演出实践中,技压群芳,誉满全省。

汾阳人几乎都知道,汾孝地秧歌属于汾阳、孝义两市民间艺术中的一项“特产”,但如要寻根问祖,这项活动的发祥发展地是在汾阳市内贾家庄镇罗城村和北廓村。

据传,早在民国年间,罗城村地秧歌队已组队进行演出,并已逐步发展成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罗城村地秧歌队的演出一蹶不振,其间只在1945年后半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一度恢复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罗城村地秧歌队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其演出活动成为庆贺丰收、欢度佳节的文娱形式。1961年,罗城村地秧歌队在村共青团支部的领导下,聘请民间老艺人王勇彪(市内北廓村人)为教师、青年演员白一为导演,对地秧歌队的表演进行了改革:锣队演员由男扮女装改为选用女演员,外围乐队由锣、钹增加了大鼓,表演也由场地搬上舞台。

1962年以后,罗城村地秧歌队在汾阳县文化馆文艺教师王九千、何守法的指导下,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1980年元月,汾阳县文化局在罗城村举办了为期一个月时间的“汾孝地秧歌”培训班,参加人员有来至地、县、村地秧歌文艺教师、民间艺人以及全县18个乡镇文化站辅导员,共计一百多人。培训结束后,整理编印出《汾孝地秧歌》专集,这对罗城村地秧歌队在表演艺术上的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资料。

从此以后,罗城村地秧歌队更加受到镇、村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贾家庄镇历届镇党委、镇政府、镇文化站和罗城村党支部书记冯钟波积极为地秧歌队的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全体队员团结奋进,多出成果,从而促使他们自加压力,提高技艺。他们在全面继承地秧歌传统套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力戒拖沓,集中表现。例如:将锣、鼓队的旧舞姿进一步更新,增加了“翻鼓”、“背鼓”的打击方法;表演场面将原先的“单则”改为“四家双钩”,并统到“天地牌”、“二龙出水”、“蒜瓣子”之中;锣队增加了“坐盘”、“回头望月”等套式,整个舞队在舞台表演中间增加了“静场”、“收场”,外围乐队的伴奏紧密配合舞队的表演增添了气氛和色彩。此外,舞队演员的化妆也由原先的戏剧“五毒脸谱”改为歌舞妆,服饰也由原先以黑、兰布为主改为多种颜色的丝绸料。图案设计在原先“云云”图形的基础上也有所改革创新。由此,促使罗城村地秧歌队的表演技艺日臻完美,独具特色。

每年春节期间,罗城村地秧歌队参加县、镇举办的街头群众文艺调演,均荣获优秀节目奖。1989年代表汾阳县演出队参加吕梁地区元宵节群众文艺调演,荣获一等奖。1993年与冯家庄村地秧歌队组队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中华届会民间文艺调演,载誉而归。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进入千禧之年后,罗城村地秧歌队的老艺人白一、冯培基和骨干演员高四保多次应聘前往见喜村、贾家庄村等十几个农村进行技艺传授,促使这些农时组建的地秧歌队阵容壮大,演出活动深受观众欢迎。

2017年9月,罗城村地秧歌队被汾阳市文化局命名为地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习点。经申报吕梁市、汾阳市“非遗”部门获批,地秧歌队员冯培基、冯友成、贾如生3人成为吕梁市地秧歌“非遗”传承人,董成虎、刘锡元、刘金红、高生宏、张迎新5人成为汾阳市地秧歌“非遗”传承人。

2023年9月9日,罗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冯栋为了推动地秧歌文化得到更大发展,专题召开地秧歌文化座谈会,参加人员有村两委全体成员、地秧歌老艺人群体和新报名参加的李文凯、张智杰、张宇、董佳铭、张正昊、相里国平等,共计120多人。会上,成立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地秧歌队组织机构,由村委副主任李明辉担任队长,由村党总支委员孙全龙担任副队长,由老艺人冯培基、贾如生、冯有成、刘金红担任艺术指导。

从10日晚上开始,拥有队员76名的地秧歌队利用每天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宽敞明亮的村文艺活动室里演练起来,进一步活跃了全村群众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老艺人冯培基还应邀前往村中心小学,组建起小学生地秧歌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