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法律专业毕业的他,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12年。当再次拿起刻刀延续儿时的梦想时,“雕刻匠人”王瑛奎最想说的话是——

“雕刻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 本报记者 高茜 韩笑

2023年12月14日 10:13:39 编辑:

在离石区田家会街道沙会则市场顶到头的一家店铺前,一块极有特色的木匾挂在门头,刻着“山西神艺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楼梯间旁,还没来得及进库的木材原料有序堆放着,一股清幽的香樟木香味扑面而来,刚从地下室上楼的王瑛奎一边摘护目镜、脱工作服,一边远远地招呼记者进屋。

不大的屋子里,各种造型精致的雕刻作品琳琅满目。“这是用上好枣木雕成的‘三羊开泰’,寓意着勃勃生机;这是以一整支羊角为原料做的十件随形羊角梳和两枚印章……”介绍起眼前各式各样的作品,王瑛奎如数家珍。

说话间,记者注意到王瑛奎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疤。他笑着解释:“干这行时间长了,这都是家常便饭,但没办法,我从小就喜欢。雕刻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小时候,橡皮和小刀是我的世界”

现年50岁的王瑛奎,祖辈都是山里的庄稼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算很好,白天要帮着父母干农活,但不管多累,晚上他都要抽出时间刻刻画画,似乎只有创作点什么,这一天才算圆满。

读书时,在别的孩子都三五成群结伴玩耍时,王瑛奎却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琢磨”着他自己的课桌和板凳。“对于雕刻的热爱,可能是打娘胎里带来的。”王瑛奎说,自打他有记忆开始,所有的心思全在这上面。

因为在桌椅板凳上搞“创作”,王瑛奎可没少挨揍。“我经常跟老师狡辩说,人家鲁迅还在桌子上刻呢,我咋不能呢?”说起小时候的这段经历,王瑛奎的眼里满是怀念和对往日时光的不舍。

在家长和老师轮番谈话后,在桌椅板凳上刻这条路算是彻底行不通了,王瑛奎便把眼光转向了成本较低的橡皮上。他的文具盒里永远都装着四五块橡皮,但一块块都“缺胳膊少腿”,不是被他雕成奇形怪状,就是被他用小刀刻满了歪歪扭扭的字。“那时也没有人教,我就照着课本里的图案,在橡皮上照着画出大致轮廓,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刻出来。”王瑛奎回忆道。

少时的王瑛奎并不懂雕刻到底是什么,但他确确实实在当时就埋下了这颗爱好的种子。或许是因为喜欢,又或许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阻拦而生出的一丝叛逆。但就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让不满十岁的他从那时起,便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一把小刀、一块橡皮,是王瑛奎少年时代最好的“玩伴”。

“第一桶金难得,更难忘”

求学时代,兴趣的种子在王瑛奎的心里不断生根发芽。但也只能藏在心底。“系统学雕刻?对于咱是一个比较奢侈的想法,对绝大多数家境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按着自己的理想想一下也就罢了。”他的言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

毕业后,机缘巧合下王瑛奎从事了纪录片拍摄工作,一干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间,王瑛奎的足迹遍布了吕梁的山山水水,但常年的奔波也给王瑛奎的身体留下了病根。“后来那几年腿疼的越来越厉害,也爬不动山了,但我内心深处甚至有一丝庆幸。”他庆幸,自己终于能下定决心给心中的梦想腾出一份“专属时间”。

2010年开始,王瑛奎便成了专职的雕刻“手艺人”。

“刚开始,难!真正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才发现追寻梦想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的。”王瑛奎坦言,雕刻作品的出手成交,才是像他这种传统手艺人的立身之本。

谈及“第一桶金”的由来,他指了指不远处陈列着的风格不一的手工木梳说道:“刚开始也不知道赔进去了多少优质材料,才做出了这一批手工梳子,想也不敢想咱的梳子能大批量生产,这才逐渐转亏为赢,实现了初步的收支平衡。”

或许这“第一桶金”在外人看来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王瑛奎来说,却是他得以将梦想坚持下去的重要开端。

“小木雕里有大乾坤”

在王瑛奎摆放的众多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当属门口那件错落有致、浑然天成的“真武帝境”。据他介绍,这个作品的原料是一块出自华夏龙脉秦岭终南山腹地的抱石龙形奇材,状似龙龟,与真武帝的龟蛇同体之玄武暗,奇材抱石,又与真武山山体由一整块巨大的岩石突显而相呼应。

“良材!这就是为‘真武帝境’而生!”得这块“奇材”后,王瑛奎激动难耐,斟酌良久后才敢谨慎下刀,耗时数月终得功成。或镂空,或圆雕,或浮雕,或阴雕,或通雕,对比反衬、遥相呼应,让“真武帝境”独一无二的气质、气势得以酣畅淋漓地展现。

但这并不是王瑛奎最骄傲的作品。“楼下的那副象棋,应该是我耗费最多心血的作品,我带你们去看看。”跟随王瑛奎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堆满木料的地下室。外面寒风呼啸,地下室里阴冷潮湿,吹得人瑟瑟发抖,但王瑛奎却习以为常。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制作精美的盒子,里面整齐摆放着一副别致的象棋。珍稀的水牛角材料、立体的“马”“车”栩栩如生,每颗棋子背后都配有八字注释,精巧万分。“当时许多友人都表示想要购买这幅象棋,但都被我婉拒了。这件作品倾注了我太多心血,光雕刻就花了两年时间,我不想卖,也不会卖。”在他看来,这个宝贝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中,一生都无法割舍。

看罢,还未从惊叹中缓过神来,堆在一旁的图纸映入眼帘。吕梁壮美的山河、小巧别致的景致都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独特的构思,十几年的游历让他的创作源泉不断涌现,这些醍醐灌顶式的加持,以及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让他的技艺不断升华,也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风格。

技艺的逐渐成熟让王瑛奎“名声在外”,也给他带来了不少订单。“大型的作品可以卖到3万左右,小型的木梳就价格不等了,但是总算是有了盈余。”在王瑛奎一双巧手的精雕细琢下,一块块木头焕发出新的生命,他用数十年心血和坚守,诠释了“小木雕里有大乾坤”。

“沉迷于中,不能自拔”

一上午的采访,王瑛奎与记者相谈甚欢,便说要做一个小梳子赠予当纪念。说罢,王瑛奎便端坐在操作台前,只见台上摆满各种大小规格的刻刀、锉刀、刮刀、敲锤、圆铲、锯子、磨石、三角尺等雕刻工具,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盏灯下,王瑛奎手持刻刀,在木板上专注地“画”着,刀尖游走间,泛起卷卷木屑。片刻后,只见他俯身轻吹,木屑落地,一把小巧精致的木梳跃然眼前。

别看在他手里雕刻似乎十分轻松,但其实这是一项枯燥而又乏味的工艺。手工雕刻是在方寸之地挥刀如笔,需要刀到手到、眼到心到,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

在亲友的眼里,王瑛奎不喜应酬,喜欢宅在家里,平日里话语不多,一有空,就喜欢呆在工作室创作,构思、设计、打坯……王瑛奎笑称,“咱又没其他的爱好,就坚持这一爱好得了,正如咱的‘守一’这个自号,抱元守一,始终于一,坚持这一癖好吧,中年已至,余生做点喜欢做的事,‘散天’就是。”

“精雕细刻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最考验木雕匠人的心态和意志,耐得住寂寞是关键。现在从事这项工艺的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群,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寥寥,这项工艺的传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王瑛奎表示,作为一名手艺人,推广这门手艺,让雕刻进入大众视野,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和所有行业一样,如今代工、机雕等充斥市场,让消费者、投资者雾里看花,望而却步。如何将这门手工艺推广出去,让大众愿意学习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这个行业的传承,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有人愿意学,肯付出,我肯定会倾囊相授,把这门手艺传授下去。”王瑛奎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