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往事

打开时光的卷轴

□ 李军梅

2024年02月21日 10:46:27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三十五年前

孩童时,日子清贫,我们对年的期盼异常热烈,一到冬天,就开始扳着手指头计算,还有多少天过年。大人总说时间过得太快,那时的我们真的无法理解。

进入腊月,大人们紧张忙碌起来, 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要做新衣服新鞋子,要买烟花爆竹,要买一两斤花花绿绿的洋冰糖,要添置两副碗筷,要炒好花生瓜子,要买红纸找人写好对联。腊月二十三算是新年的彩排,这一天必须做三件事:大扫除,祭灶神,吃灶糖。我们会被爸妈早早的叫醒,把家里院子里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清扫。到了晚上,妈妈会拿出提前买好的灶糖摆在灶台上, 有长条状,圆球状和方形的。据说灶王被糖粘住了嘴,到天上就不会向玉皇大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剩下的,妈妈会平均分给我们,我们一边舔一边拉丝,互相比看谁拉的更长,那种甜甜的味道,仿佛就在昨日。

过了二十三,新年眨眼就到了,爸妈会做好饺子馅、煎豆腐和炸油糕,记忆中还有一种小吃油果子——白面中加入麻油鸡蛋和水和成面团,擀薄切成面条状,拧成小麻花油炸金黄。过年时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美食便是我们对新年的念想。

除夕是年前的最后冲刺,我们会再扫一次院子,踩着凳子用面糊贴好对联。这一天我们会被警告无数次过年不能说不好听的话,骂人的一些话是万万不能提的,搞的我们张嘴前都小心翼翼。晚上,爸爸会把第二天要吃的东西提前切好,妈妈也会把没缝完的扣子和裤钩缝好,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刀子、剪刀之类的东西,不吉利。晚上,一家人围着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看春晚是最幸福的事,睡前,妈妈会带着我们给灶王爷、天地庙、财神爷挨个儿磕头,她嘴里会嘀咕着说一些保佑之类的话,我们只管磕头。我们小孩子好像从来没有熬到12点的钟声响起,但我们会被12点的鞭炮声惊醒,爸妈永远会忙到最后。

大年初一,早早起来,穿好新衣服,给爸妈拜年领到压岁钱。吃完猪肉大烩菜和豆面挂面,斜挎着军绿色的布书包,我们开始挨门逐户去拜年,有的给两块糖,有的给两个花馍馍,有的会给一角两角压岁钱,东西肯定是成双的,逛累了,会聚到一起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下午吃一顿猪肉饺子,我们便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初二又是令人无比兴奋的一天,我们要走路去外婆家,爬一座山走一条沟,虽然累的很,但满怀期待。外公总会站在村口等待,那时候没有通讯设备,全靠约定俗成的心灵默契。因为远,我们会住上好多天,来化解这一年的思念,倍感珍惜。

……

过年,那份儿时的欢喜,散乱在记忆深处,深刻在心里。

二十五年前

我上高一时,我家买了一辆面包车,爸爸开车妈妈卖票,每天往返碛口——临县拉客。一年365天大概跑360天,大年三十才停车休息。爸妈是没时间准备年货的,大部分吃喝东西能买则买,也丰富了许多,有猪肉、羊肉、鸡腿、带鱼和各种蔬菜,也有苹果、桔子、梨、瓜子、花生、糖和健力宝可乐。我们都放假了,我和妹妹会把家里的衣服床单被罩统统洗一遍。过了腊月二十三,各种吃食准备全靠我和妹妹,我们会按照爸妈的嘱咐完成每天的任务,也学会了好多本领。除夕这天,我们总会在锅碗瓢盆的咣当声和吵闹声中为这一年画上句号。

平日里热闹的街道,大年初一清静了很多,大部分的店铺初六以后才开门。吃完饭,跟着父母去黑龙庙上香,人很多,来这里都是有所求的,我们求跑车平安顺利生意好,求孩子好好学习金榜题名,求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这些所求都会通过妈妈的喃喃自语传递出去,我们只管恭敬地磕头。回来途中,会捡一根大大的树枝,寓意来年发大财。

这么多年,初一的第一顿饭基本没变,但第二顿饭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好,会炒几个菜,喝着饮料吃着零食,看着五彩缤纷的电视节目,惬意的很,尤其是爸妈,这几天是他们一年中最自在轻松的日子。

初二开车去外婆家,方便了,也失去了小时候望穿秋水的期盼,只觉得外婆家没有了小时候的遥远模糊,但依然很开心。

很多习俗随着岁月变迁虽然已经消失,却无法从我心灵深处剔除,那份记忆始终还在。

十五年前

我大学毕业上班两年了,2008年结了婚,从此以后回家过年变成了回娘家。结婚后,每年回克虎过年,公公婆婆会准备好过年需要的所有东西,烧肉、丸子、油饼、油糕、炸豆腐、饺子馅,各种零食小吃一应俱全。除夕,照例是打扫院子、贴对联、挂灯笼、看春晚,零点一过,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把夜空照了个透亮,院子里的灯会亮一晚上,俗称长明灯,婆婆会在门口放一根粗粗的棍子,寓意是财不外流要守好。初一早上,没起床就听拜年的小孩叽叽喳喳地来推门,大喊着过年好。现在只会给糖和钱,不熟悉的孩子给两块钱,知根知底的给五元或十元不等。早饭后,穿戴整齐,我们要去给奶奶拜年,一大家子大概二三十号人,不约而同地来到奶奶家,过年好的问候声接连不断,四世同堂真的很壮观也很温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一年的酸甜苦辣,笑声不断。从我结婚到现在,这个温馨的画面每年都会上演,雷打不动。

现在

我已经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了,新年,成了孩子心中漫长的期待。过年,于我而言更多是一份责任,我会绞尽脑汁创造惊喜让孩子感受每一个不一样的年。现在置办年货简单而方便,线上线下一应俱全,物质生活的丰盈,让人觉得天天像过年。

这不,2024年要隆重登场了,年味便在不知不觉中弥漫开了。有人说,生活好了,年味淡了,我倒觉得有人情味的地方,年味始终都在。年味藏在那一张张富贵有“鱼”的年画里,那一幅幅红红火火的对联里,那一个个姿态万千的“福”字里,那一盏盏千姿百态的灯笼里,和那一串串五彩纷呈的彩灯里;年味藏在人头攒动的超市里,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的火车站,家人团聚的灯光下和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中;年味还藏在除夕晚上的团圆饭中,看春晚的欢声笑语中,微信群里抢红包拜年的兴奋中和每一句喜气洋洋的祝福中。当我们心满意足地把一箱箱、一袋袋、一包包被称作年货的东西搬回家时,家家户户便有了年的味道。

打开时光的卷轴,我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贫穷还是富有,过年于中国人而言,最温暖的意义在于亲友团聚的浓浓情意和对美好生活的畅想,更是融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精神传承。过年的形式在变化,但年的味道始终是欢歌笑语、喜庆祥和,国泰民安。

我们都在年味中长大,在年味中成熟,在年味中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