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刘国忠父子:用愚公精神造良田办农场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2024年05月02日 10:57:00 编辑:韩昊彤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当年,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到韶山》赞扬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今天,柳林巨龙农场的创办人刘国忠二十多年扎根荒山,修路挖井,打坝造地,艰苦创业,用愚公精神修筑20多米高的大坝两座,让荒山变良田,创办种养结合的生态农场。其子刘鼎接续奋斗,实现农场提质增效,父子两代人的事迹被《人民资讯》等媒体报道转载。

67岁的刘国忠虽然已近古稀之年,满头白发,但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早年在部队服役的经历锤炼了他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品质。1997年,情系家乡的刘国忠决定响应党的治理“四荒”政策,利用自己的积蓄,回乡承包治理龙门会流域马家山沟底至小塔村后山沟的四荒地3500多亩。多年来,刘国忠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发扬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筑坝造地,把四荒地改造为良田。2006年,他在柳林县陈家湾乡高家垣村沟坝上创办巨龙农场,发展农业种植和生猪养殖,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以前这里整个都是荒沟,通过二十来年的治理,响应国家的四荒治理政策,在这里前后打了两座高20多米的大坝,淤地约二百六十亩,以前的荒沟,现在基本上变成了良田。”行走在近25米高的大坝上,头发花白的刘国忠感慨不已。治理四荒地创办农场的过程中,为了解决用水问题,他从乡政府到省政府跑了多个部门,为拿到省政府批准打深井的审批手续,他带着柳林县水利局人员,自己开销在太原住店2个多月。获批后,他又带着技术员在山沟里翻山越岭,到处探寻水源,多次失败多次试验,终于成功打通了几百米的深井,彻底解决了附近群众多年来的缺水问题。多年的治理工程,让昔日的荒沟变成良田,形成了约260亩的机耕地,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也实现了农业增产,带动当地农民在农场就业增收,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农场。回首往事,刘国忠总是难掩激动。

常言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25岁的刘国忠之子刘鼎从吕梁农校毕业后,在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历练了半年,成为巨龙农场新的掌门人。去年,刘鼎主导策划选用了新的玉米品种金育299、宏博708,玉米亩产达到约一千八百斤,实现了稳产高产。刘鼎说:“我选择回到家乡搞农业,不仅是为了帮助我父亲实现他毕生追求的一个梦想,而且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更是一个能够实现我自身价值的大舞台。我希望在这里发挥我的知识和技能专长,把科学绿色种植、机械作业带到农村,助力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视频推荐更多>>

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