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2024年栏目  > 红色沃土 英雄吕梁

抗日战争时期中离东山革命斗争史概况(一)

□ 吕梁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研究室)

2024年07月09日 11:59:20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形势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离东山地区,为一九三九年晋西事变之后我党在晋西南地区北部边沿、汾离公路以南所创建的一块根据地。现在属于中阳县东部山区,包括刘家坪、枝柯、苏村和张子山以及城关、金罗南川河以东的一部分村庄。解放以前,从金罗高家沟至张子山一线的村庄在行政区划上属离石县管辖,因此将这一块根据地称之为中离东山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在晋西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带地处吕梁山中段,汾、孝、隰、中、离五县(市、区)交界山区,为晋西重镇离石城之南翼屏障。南北进退,可回旋穿越于吕梁山脉;东西扬鞭,可跃马驰骋于汾河阔野。山高林茂,沟壑纵横,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带位于山陕毗连之处,自古为晋秦交通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开赴华北战场,挺进山西前线,这里为必经之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汾、孝、中、离相继落入敌手, 在这里开展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犹若一把利刃直插晋西敌人心脏。

晋西山区本为贫瘠之地,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军阀阎锡山在山西做了土皇帝,极尽搜刮压榨之能事,推行封建法西斯专政,更使这一带经济萧条,民穷财尽,哀鸿号啕,尸骨遍野。一九三一年,中共山西省委按照中央把山西变成江西第二的指示,派阎红彦、白锡林、吴岱峰等同志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开辟了红色根据地。发动贫苦农民斗争了后师峪的郝守虎、上桥的杜寿域等地主老财,将粮食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后师峪的任耀金等至今未忘当年分粮时的喜气景象。郝金标等十余名贫苦农民参加了游击队,在商震带重兵围剿之下,游击队与省委失去联系后转移到陕北。上桥反动地主杜寿海经办防共保卫团,对贫苦农民进行了疯狂的阶级报复,激起了更大的反抗怒火。一九三六年红军渡河东征,迁回转战于中阳县境,著名的关上和石门沟口歼灭战,均发生在东山地区。关上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中阳县最早的党支部,高家沟的侯才智、延庆书等参加了红军。尽管阎锡山及其中阳东山汉奸杜寿海之流处心积虑地防共反共,诬蔑共产党人,可是红军在东山的革命活动彻底戳穿了这一系列骗人谎言。东山广大劳苦群众从心底里认为:共产党是穷人的救星,红军是穷人的军队。

东山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形势,重要的战略位置,党和红军在人民群众中的深刻影响,构成了开展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有利条件与深厚基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中共中阳县委及东山党组织,执行中央关于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纲领和策略方针,领导东山人民进行了威武壮烈的抗日斗争,谱写了中阳县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

党的初创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937年——1939年)

从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一九三九年晋西事变,东山区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抗日救亡运动通过统一战线的公开合法形式进行。政权为阎锡山的政权,“牺盟会”“动委会”为阎锡山官办的抗日群众团体,受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领导。

第二,党的组织处于初创阶段。一九三八年全县各区委相继建立,党组织大发展,而东山区则由于处在敌封锁包围之中,较全县其他区委进展缓慢,并存在多头建党现象。

第三,抗日救亡运动逐渐发展,到一九三九年形成高潮。

第四,南梁区受离石县领导。

一九三七年里,党、政、军三方面在东山进行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给高潮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七·七”事变后,山西新军相继建立,八路军开进山西战场,他们在东山广大农村开展了救亡和扩军工作。十月间八路军驻洪洞、孝义期间,派地方工作团来到东山。张景琛、李生凡在后师峪建立了秘密的三人游击小组,任耀金为组长,强治育、耿子云为组员,主要担负为八路军转送情报的任务。常××、曾××在上桥组织起抗日游击队,上桥及附近村庄群众杜锡恒、陈双喜、陈根喜、刘德胜、杜完则、 赵利则、李丑小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游击队。后常、曹(当地群众称他俩为队长)带部分队员返孝义驻地,编入一一五师,其中杜完则于百团大战时英勇负伤,牺牲于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同年冬,新军政治保卫队(简称政卫队)的石洪、白安宁、周光栗等在后师峪建立了人民武装自卫队,强治育任队长。新军工人武装自卫队(简称工卫队,为工卫旅的前身)于太原失陷前后,经交、文、汾、离转移到中阳县,驻扎在县城、师庄、三角庄一带,深入附近农村进行宣传动员。全县农民抗日情绪高涨,踊跃报名参军,共有张振标、马振彪、刘德川、弓有录等一百五十名农民参加了工卫队。

一九三七年间,各编村政权为阎锡山政府掌握,大量的抗日救亡工作是我党通过牺盟会、动委会等群众团体进行的。一九三七年春,省里派村政协助员来中阳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发展牺盟会员,建立牺盟组织,招收国民兵军官。当时县城仅有一所高小,为全县最高学府。在高小上学的东山青年杨一年、强智慧等,在党的教育下,在进步教师张舒泰、景中通等的带动下,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踊跃报名投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考中后去忻州教九团训练。在党的培养下,杨一年、强智慧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一九三七年上半年,阎锡山编村所做的抗战动员工作多为泛泛空谈,并无多大实际成效。

同年七月间,中阳县牺盟会成立,马泽楚和郭鸿纲任县牺盟会特派员,抗日救亡工作深入到东山农村。十一月,党的中阳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工委书记方明深入到上桥村,发展杜锡恒入党。高敏夫率领的动委会工作团和郭鸿纲率领的中阳县牺盟会游击队,将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从后师峪的工作情况,便可反映出这一时期东山抗日救亡工作的概貌。

工作团和游击队派张勇到后师峪工作先后长达两个多月,经过张勇深入细致的工作,终于打开了后师峪的局面。后师峪地处中阳、汾阳、孝义三县边界,地势高峻,为东山区战略要地。一九三一年,晋西支队在该村斗争了地主老财郝守虎。一九三六年,东征红军在这一带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村与上桥同为东山封建势力统治的顽固堡垒,村中富户薛奎元依靠阎匪,在地主郝守虎支持下长期掌握村政大权,他集中村中封建顽固势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多数农民敢怒而不敢言。以薛奎元为首的本地户,对村中强、师、任、 郝等外地户也极尽欺压之事。农民强成虎先辈打工流落到后师峪定居,到强成虎手上家境逐渐富裕起来,他生性刚强桀骜不驯,随着经济上的富裕,便要求政治上翻身掌权。此外,强成虎生有五男二女,这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民据以同对手斗争的一大优势。许多不服薛奎元欺诈的农民聚集在他的周围,村中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从张景生、李生凡,到石洪、白安宁,特别是张勇,掌握了后师峪的村俗民情,利用矛盾,打击以薛奎元为首的反动势力,将反薛势力引导向革命的道路。张勇断然夺了薛家的村政大权,由强成虎的大儿子强智育当了后师峪村长,整顿了自卫队,健全了组织机构。队长强智育,副村长薛兆兰,文书师永昌、任重道,小队长耿子云、师永昌、任重道,教练赵乃金、郝三狗,事务长武秉云。

至此,后师峪村的矛盾斗争并未平息,随着抗日战争的逐步深入,经过敌我双方的数次反复,矛盾愈演愈烈,斗争渐趋尖锐复杂,革命与反革命两方分道扬镳,泾渭分明,后师峪村的斗争是东山斗争的缩影,也对东山的斗争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