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村”振翅腾飞谱新篇
——孝义市高阳镇临水村乡村振兴纪实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走进孝义市高阳镇临水村,大街墙壁上绘制的凤凰古村游览图吸引着路人的目光,金龙庙、观音庙、古戏台、关帝庙、千年介子柏、佛祖寺、千年柏抱槐、五道庙、百年槐树、二郎庙、魁星楼、财神庙……一口气说不完的景观景点,见证了这个传统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临水村巧借政策的东风改造升级传统民宿,发展文旅产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传统村落迎来新变化
临水村,这个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凤凰村”的地方,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美丽蜕变。其2016年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2022年被评为“吕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2023年入选“吕梁市乡村旅游示范村”与“孝义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在这里,青砖灰瓦的古建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茶楼酒肆、临街商铺、特色美食店或开门营业,或紧锣密鼓地精心装修内部。孝义皮影、木偶等富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应有尽有,多种多样的葫芦文化为游人传递着富贵与财运、平安与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与团圆、多子多福、吉祥与灵性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着当地行孝仗义、包容大气的人文精神。置身于这种古色古香的氛围,令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现实场景,唯一不同的是这里多了西点餐饮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文化元素,让人对这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充满了期待。
临水村党支部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牵头组建了村级乡村振兴委员会。委员会通过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将群众的智慧融入乡村建设中,聘请了专业的第三方规划公司,精心编制了《临水村古建筑改造提升工程规划》《临水古村文旅项目总体规划》《临水村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临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方案,为临水村的未来发展勾勒了清晰而美好的轮廓,鼓舞着每一位临水村村民的信心,全村人怀揣着梦想与希望,携手并进,齐心协力推动临水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极速前进。
特色民宿带来新体验
临水村南邻国家4A级金龙山景区,北接国家农业园区高阳园区,东望孝河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村内古迹遍布,传统民居72处,多以清代为主,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与新石器时期的“临水遗址”,共同构成了临水村独特的人文景观。临水村用心打造特色化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利器。这些民宿外观古朴,内部按照五星级酒店的标准配置,为游客提供舒适而独特的住宿体验。通过修缮传统院落、治理垃圾和污水等措施,让整个凤凰古村既保留了历史韵味,又不失现代之美。临水村如今已经完成对多处民宿的改造,34号院成为民宿样板间的典范。这座院落原为明末清初建筑,由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人所建,经改造后,巧妙地将传统古建筑的精髓与现代居住体验相结合,还融入了民俗非遗活化展厅的理念,游客在住宿之余,还能近距离感受并体验丰富的民俗文化。
孝义市文旅局局长秦惠琼介绍,临水村作为孝义市建设的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被纳入了孝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依托本地特色,临水村出台了文旅16条措施,动员企业参与建设文旅项目,聘请了全国一流的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按照开发利用与历史底蕴相协调的原则,建设小吃街、民宿和商店文创。邀请民宿专家为农家乐等民宿改造把脉问诊,现场指导策划标识标牌,把景点串珠成链,延长旅游产业链。为实现餐饮服务标准化精细化,专门邀请了专家体验,然后提出改进提升方案。孝义市文旅集团统一组织,从全国2900名报名人员中,精选招聘了100名文旅工作人员。今年国庆期间,非遗活动、文化体验、古玩布场、婚俗表演、巡街打卡等文旅活动,吸引了来自汾阳、介休等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村企合作开创新局面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开发乡村旅游、开展民宿改造不是只靠敲锣打鼓和嘴皮子就能解决问题,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群众的支持。孝义市动员乡镇和企业以认领项目的方式参与民宿改造,保证了全链条真金白银投入文旅建设。让群众参与其中,利益共享,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临水村确立了“一带三片、一区三轴”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村党支部努力拓宽对外合作渠道,乘着当地“百企带百村”政策的东风,成功与山西一果食品有限公司、山西金龙山集团食品有限公司等当地知名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打开了“村企”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临水村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临水村投资了1.67亿元用于河道治理、田园综合体构建、民宿业态产品创新设计以及多元旅游体验提升等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河流清澈见底,田园风光旖旎,民宿特色鲜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好。“我们村修了路,刷了墙,又通电、通水、通暖气,还能开民宿,促就业,谁人知道了不夸好。”村民们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村里发生的变化。
临水村将学校旧址的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改造成青年旅舍和研学基地,与收回的民居共同打造为集“住、游、购、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在外工作的一位青年说道:“我虽然生在临水,长在临水,但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这次回来大为震惊,没有想到我们村建设得这么好。虽然早听家里人讲了,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民宿,十分具有特色,这次还带了朋友回来一块玩,她的体验感非常好,希望未来自己也能有机会参与家乡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