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趣谈春联
□ 衣名
“金蛇迎盛世狂欢,喜鹊羡故园起舞。”
又是一个“新桃换旧符”的时节。春联一条街的店铺里早早挂满了对联。一张张红纸上或墨或金飘着墨香;欧、颜、柳、赵,字字抖擞着精神;楷、行、草、隶,副副传递出春节的新气象。
千门万户都贴出了艳红的春联。当你带着年酒微醺,徜徉于户外之际,如果细的心浏览一下春联词句,也真是别样一种享受呢!
记得小时候,父亲教我们小孩子贴春联,他说:“对联也称对子,是对偶句,讲究平仄对仗,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按这个规律去贴就不会错。”我想,贴对联也有这么多学问呀!我把对联打开来,一看第一张“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的“艳”字是仄声,这一句是上联,那么“福临小院四季常安”就是下联了。开始贴吧,等等,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啊?我便又问父亲,父亲说:“古人习惯从右到左,所以对联也要从右贴到左。”“哦,我明白了。”我先把浆糊用枇杷叶均匀地抹在对联反面,然后贴在门柱上,不过两边都要一样高。横批贴了“开门见喜”四个大字,这是为了每当打开门,都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吉祥喜气。最后在猪栏牛栏贴上“牛似南山虎,猪如北海龙”“六畜兴旺”。我们站在门外端详小院:新贴的大红春联给沉静的院落平添了一份活泼与热闹;略显陈旧的门装饰上,鲜红的春联再映衬着绘着秦叔宝和尉迟恭的门神,变得容光焕发了;黄澄澄的玉米棒子整齐地吊在屋檐下,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几只小鸟栖在墙头欢悦地叫着,仿佛也为春天的临近而雀跃;不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还依稀可见点点残雪,使我联想起“瑞雪兆丰年”的谚语……这一切都和我们贴上的春联一起沐浴在春节温暖幸福的气氛中。
一副副对联是一个个窗口,透露着各自主人的心境:有的歌唱生活、颂扬成就,有的描绘美景、祈祝新春,有的抒发理想愿望,有的表达情操品格。真是色彩纷呈,构成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千世界。
“牛犁田野粮仓满,蛇舞天地瑞气盈。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卷风。”这是歌颂盛世美景的,看得出作者对国泰民安的喜悦之情。“啼莺语燕多成韵,万紫千红才是春。”春光喜人,有声有色。“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材。”这肯定是教师之家,而且是教数学的。“立志须为三古盛,为书自起一家言。”室主人显然是位学者,而且其志不在小。“闲翻贝叶添新藏,自剪芭蕉写诗章。”诗人的联句到底富有诗意。“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这是药店,店主人多么善良的愿望。“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不用问,这是买卖人家了。
浏览新春对联,不啻于参观一个庞大的诗画艺术展览,那铿锵的韵律耐人寻味,那瑰丽的画面引人入胜。这实在是我国文学艺术独有的瑰宝,是我国人民特有的传统风习。
据资料载,春联早先叫作“桃符”。桃符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的两边,上边画着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像的桃木板,是用以消灾除难的。在桃符上书写联句,最早始于晚唐五代。五代后蜀主孟昶在除夕自题了两行桃符贴于寝门:“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最早的春联。后来,春联渐传于民间,凡是喜庆婚嫁、贺喜祝寿、佳节吉日以及宫殿庙宇、名山胜迹、楼台亭馆、客室书房等,都喜撰书一联,以增雅趣。有人干脆请名家写在宣纸上,裱成立轴,悬挂书斋,或者镌刻于木板之上,置于楹侧。对联的内容也就往往成了座右之铭。“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不议论人的短处,把精力用在吸取先贤的长处上,倒是有理。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话虽浅显,寓理颇深。“室有芝兰气味别,胸无城府天地宽。”倾慕高雅而无心仕宦,在封建时代也属难得。“气忌躁言忌俘才忌露学忌满,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真是凝练透辟,道尽做人哲理。这句子到今天仍不失其启迪人生的思想价值。
春节写对联这个习俗,至今流传不断。即使一改过去那个火红的岁月中,人们都舍不得废止它。只不过词意狭窄,大多是“东风万里传喜讯”“革命永向前”之类的套话罢了。山村僻野,过去实在找不见文化人书写对联时,村民们竟然用碗底在红纸上印几个墨圈,也要贴出去,足见人民向往美好,祈求消灾驱难的切切之心了。因此,我们青年人在工作之余,抽暇学学对联,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书店里常卖有《古今春联选》《古今对联荟萃》一类的小册子,里面集录了不少名联。每到年底,报刊也总登出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春联。中央电视台还举办全国征联活动,立意新颖、饶有辞采的新联联翩涌现,只要稍加留意,是不难学到的。假如你写得一笔好字,并且提笔有辞,遇上年节喜庆之日,“露他一手”,那真会应接不暇,大受群众称赞呢!
写好春联不容易。它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讲求律诗的对仗平仄,还要视对象不同而措辞有别。如果你自己杜撰不出句子,能记些现成的佳联妙对也好。而今人们思想解放了,喜欢有自己的个性,老是陈辞旧调,就显得太俗了。最好是能写出人们的心理愿望和情趣。求联的如果是个学生,你不妨写“刻刻催人资警醒,声声劝尔惜光阴。”对方是个有气魄的领导干部,假如他喜欢古人的成句,你不妨把“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赠他。对方是位农民,常用的当然是“阳春回大地,瑞雪兆丰年”一类。要是今冬偏偏无雪,你不妨换个说法:“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天不下雪,那是老天爷把白玉(喻指雪)藏在天上了,待到三春好雨,地里要长出金子呢!这位求联的老农民自会眉开眼笑,感到吉祥如意了。对方如果是位很勤奋自励而又有所成就的人,只是没有得过文凭,你就拣副气魄不凡而又能慰人励人的名联送他:“萧曹功业由刀笔,李杜才名非甲科。”的确,李白杜甫都没考过什么举人状元,却成了文坛巨匠,一代宗师。无花而有果,有什么不好!倘如遇上同学好友结婚,难免出联志贺。要通俗的,有“红专道上手携手,小康途中肩并肩。”若嫌太俗了,写两条“新结同心香未落,长守山盟情永鲜”或者“并立鸳鸯成匹配,和鸣莺凤共于飞”,我看也未尝不可。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春联也与时俱进地表情达意。春节陪爱人回农村老家,许多农户家正门两侧都张贴着“国策惠农施雨露,党恩泽世荡春风”和“种地免税补贴钱,开天辟地第一回”等春联,表达对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感谢之情。
贴春联寄托了一年殷切的期盼、温馨的祝福与喜庆。这不,我正走着,忽然瞧见步行街上一排长条桌一字排开,一群书法家正挥毫泼墨。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满腔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求书春联者。对着来客,他缓缓地展开笔墨纸砚,那支饱含墨汁的如椽大笔就在散着碎金的大红纸上龙走凤舞起来:春节迎来春气象,龙年抖擞龙精神。随着他最后一笔落下,人群中发出一阵阵“啧啧”的叫好声。
好了,信马由缰地扯了一气,不是文章,权作春节闲聊吧!似乎还有两行地方,有感于时代之勃发,新人之踊跃,我且诌上五联:
花香沃野春光俏,人醉丰年好梦圆。
迎春喜步新时代,追梦将期大作为。
喜鹊羡神州起舞,金蛇迎盛世狂欢。
龙舞长空迎瑞气,蛇腾大地兆丰年。
蛇舞盛世铸辉煌,春暖神州添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