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方山县锁定13项重点任务奋力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

2025年02月14日 10:08:20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本报讯 新年要有新气象,新年要有新作为,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方山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笔者获悉:2025年,方山县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把准发展方向、汇聚发展力量,锁定13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经济工作新局面。

一是深挖投资消费潜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启动实施总投资110亿元的102个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推进机制,切实解决项目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发挥示范区、工商联、招商引资服务中心“三支招商队伍”合力,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长板招商,力争招引一批好项目落地见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关于强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功能的若干规定》,构建权责清晰、事权对等、运行通畅的12345热线。优化土地供给,通过收储、置换、入股等措施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加速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促进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发展。投用特色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经贸广场,优化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二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夯实煤炭稳产稳供基础,加快金晖凯川下组煤延伸项目、店坪煤矿探转采进程,推动金晖瑞隆、汇丰新星压覆资源村搬迁工作,确保全年县管三座煤矿煤炭产量稳定在270万吨。加快吕梁北煤炭专用线项目进度,力争建成年产5000吨高纯石英砂项目。立足风能、光能优势,推动格盟方山30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全额并网,争取中广核方山80兆瓦、方山驭晟5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鲁能方山80兆瓦、粤能望方山100兆瓦风电和大唐方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快100兆瓦独立飞轮储能项目落地。积极向省、市争取优化升级县域内电网项目,解决新能源电量消纳难题,与吕梁经开区对接,争取绿电制氢项目尽快落地,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良泉酒业、老传统酒业与汾酒集团合作,改进工艺水平,提升品牌营销。

三是释放文旅融合活力。做强重点景区。加快解决北武当山经营权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推进景区基础设施改造,高水准办好“第二届年味张家塔”“张家塔村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和“三月三”庙会等文旅活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发挥北武当山龙头引流作用,串联田园里、于成龙廉政文化园、乡村旅游重点村,形成旅游集聚效应。推进张家塔古村落3A级景区创建。丰富旅游业态。促进文旅与农业、体育、康养、非遗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具有方山特色的文化IP、文创产品、文旅线路。持续做好张家塔、韩庄等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开发和运营管理,完善联农益农机制,让村民参与到建设、管理、运营中来,实现家门口就业。提升服务质量。配合古娄方高速公路、209线北拓项目建设,推进省道324线方山过境项目建设,争取“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开工。推进于成龙酒文化博览园、圪洞沟河道漂流、晋星康养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示范区旅游综合服务区落地开工。精品化推进以“香蒲小筑”为代表的乡村民宿建设,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四是育强特优农业产业。聚焦肉牛、生猪、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建2个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场,实施1.5万头基础母牛品种改良、1.9万亩粮改饲项目,带动基础母牛存栏量占比达40%。依托嘉百育公司等“链主”企业,新建2个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场、1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依托沁德农牧等企业,新建2个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扶持天玉粮油、晋宝农业、油大帅等加工企业,打造甜糯玉米、食用油方山品牌,带动种植甜糯玉米达5万亩、大豆达1.4万亩、油料作物达0.3万亩。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户、打造省级特色产业镇1个、新建产业帮扶基地3个。发挥乡村e镇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村级服务站运营能力,持续壮大“一方粮川”县域公共品牌。

五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成标准化粮食储备库。高质量完成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1500亩、农田综合整治4300亩。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面积1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3亿斤以上。夯实巩固衔接基础。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抓好衔接资金项目实施,增强帮扶车间就业吸纳能力,新增“五小”庭院经济示范户500户,推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加强乡村建设和治理。新建2个精品示范村、13个提档升级村。完成积翠镇污水治理工程,争取6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工程开工,推进“四好农村路”、35千伏圪洞变电站升压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启动南阳沟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及水质提升、大武110千伏输变电、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农村户厕300座。倡导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六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示范区发展。深化示范区“三化三制”改革,推行“小管委会+大公司”发展模式。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实现承诺制全流程网上办理。加快“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广企业投资项目开工“一件事”。发挥县文旅集团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委托经营、投资入股、资产划转、合资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支持民营企业壮大。落实好市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培训力度,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小升规企业2户、股份制改造企业1户、专精特新企业1户。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低效资产,重组整合水泥厂、印刷厂等企业闲置资产,提升国资运行效率。县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继续稳妥消化和解决企业改制过程中职工养老金、滞纳金等问题。

七是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完善城区功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个,建成公租房118套,争取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建设改造、热源厂渣场建设及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供水管道设施更新等项目开工。推动县城主要道路和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及区域水再生循环利用项目落地,不断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推进新区建设。配合市级重点项目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站、市第九中学、市第三小学、新安大道拆迁安置区、盛地大道等征地拆迁工作和吕梁大道二期、新安大道项目推进,争取实施新城两山防洪工程3个,完成吕梁机场及大武高速口周边环境整治。精细管理服务。加强县城交通管理,规范物业行业服务,推动城区环卫、绿化、市政、餐厨规范化运营,实现垃圾分类全县覆盖率达70%以上,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

八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加快能源、城乡建设、农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更新高耗能企业技术、设备。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充电桩6个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66%,深化节约型机关创建,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抓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四源”整治,确保空气质量六项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深化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推动横泉水库水源地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横泉水库和县镇饮用水优良率达100%。持续加强优先监管地块风险管控,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完成吕梁山西麓“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2.4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2万亩。新建大型淤地坝3座、除险加固4座,完成三川河(赤坚岭—刘家坡段、横泉水库—东坡段)防洪能力提升、北川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矿山生态修复、北武当镇农田整治与水土保持项目。

九是全力办好优质教育。坚定“四个优先”战略,完成6所义务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高级中学教育设备水平提升工程、职业中学实训教学设备项目。引深与江阴教育管理团队二期合作,锚定“管理上规范,学校站稳脚”的阶段目标。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现高考“量质”齐升。完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学校德育行动体系,开展师德教育“四个一”活动,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十是深化健康方山建设。确保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项目主体竣工,争取县疾控中心项目落地,提高“行走的医院”服务质量,发挥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技术示范中心作用,争取实现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诊疗病种达66种、中医诊疗病种达70种,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需求。创建省级健康镇1个,推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比增长2%以上。落实好市委《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意见》。

十一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落实落细各项稳岗政策,提供“1131”就业帮扶服务,持续打造“方山装潢工”劳务品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见习、以工代赈等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严厉打击欠薪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完善社会福利院养护楼配套设施,改造3个标准化农村老年食堂,扶持规范婴幼儿托育服务,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残疾人补贴等救助政策,引导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让助残济困、敬老扶幼爱心善举温润人心。实现镇村公墓建设全覆盖,建设镇级公墓1个、村级公墓23个,倡导文明节俭丧葬新风。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实施低级别文物保护修缮、博物馆展陈等项目,持续提高“三馆一院”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惠民文化进基层、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十二是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树牢底线思想、极限思维,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奋力开创平安方山建设新局面。严防重点领域风险。持续优化收支结构,动态开展财税运行监测分析。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遏制增量与处置存量并举,稳步推进债务化解工作。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决堵住重大事故隐患漏洞。加强森林火灾、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压实领导干部包联化解重点案件责任。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切实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抓好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等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十三是持续推进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向深入,统筹协调各方,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武装头脑,抓住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党校培训、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等作用,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干部能力本领,推动干部成长成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储备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推进社区、小区、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提升各领域党建整体效应。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促进党内监督、专责监督和各监督贯通。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文/任子亮 杨应平 图/杨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