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县神圪垯村
多彩民俗焕新韵
□ 本报记者 康桂芳
锣鼓喧天闹红火,火树银花不夜天。正月十三晚6点,随着夜幕低垂,中阳县下枣林乡神圪垯村里千灯齐明,迎来游客入园高峰。
记者按照路牌指示到了停车场,发现划线的停车位早已经停满了车,仔细看还有不少外省车牌。跟随人群沿着主路行进,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侧一排排炫彩夺目的彩灯,有蜻蜓、蝴蝶、葫芦、气球等别致的造型,吸引着沿路的游人驻足拍照打卡。
“妈妈,快看,转九曲……”刚行走到村口广场上,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呼雀跃之声。“转九曲”又称转灯,是流传在黄河流域的一种古老民俗文化活动。九曲黄河阵是由365支杆串成的九个蜗牛连环弯,象征了一年的 365日,每个转弯中都蕴含着福禄寿喜,每个高悬的灯笼都寓意着安康祥顺。
“玩得很开心,我还是第一次玩转九曲,也是第一次知道这转九曲的含义。”王女士是湖北人,跟着朋友第一次体验北方农村的传统民俗让她很兴奋。“摸摸老杆,喜添贵子,转转九曲,一生平安,再转一圈!”,说话间,王女士又被朋友拉着挤进人群中转起了九曲。
记者发现,从进村一路走到村里的标志性景点毛泽东广场,每走几百米,就有一处活动表演场地,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精彩的民俗表演。在猜灯谜活动区,记者看到,猜灯谜长廊灯棚上悬挂着各种各样的新春灯谜,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竞猜。
游客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漫无目的地闲逛,走累了就停下来在便利店买一根热乎乎的香肠,吃一碗柳林碗团,享受惬意时光。便利店的老板范巧兰忙得不亦乐乎,她高兴地说:“今天天气好,下午开始人就特别多,今天一天就挣了600元。”而回望过去,这是她想都不敢想的。在她眼里这个偏僻质朴的乡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魅力四射的乡村旅游村,焕发出全新活力。
从绕九曲祈福到逛文创集市,从猜趣味灯谜、李白对诗到非遗绝技打铁花、火舞表演……神圪垯的春节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交融,人们在玩中游、在游中学,沉浸式让人们感受传统节日魅力。
“我们村里的各种活动一年到头就没停过,春节期间,我们不间断上演精彩节目,就是想让大家度过一个别样‘传统民俗年’,截至目前,游客量接待达到了10余万人次。”神圪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彦平说。
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20时,尽管气温逐渐走低,但人们游古城的热情丝毫未减。“我就是冲‘打铁花’来的,但是可惜来迟了没有看到。”游客李女士笑着说:“明天我一定要提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