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情:当好村民“贴心人”
□ 实习记者 王卫斌
“有王凤情这样优秀的人民调解员,让积翠镇南虎滩村等村庄成为无讼乡村。我们查阅王凤情调解过的案件,调解水平之高不低于我们法院调解的水平。”方山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彦平对王凤情的调解工作给予这样的评价。
山西省人大代表王凤情,是积翠镇南虎滩村妇联主席,也是村里的人民调解员。翻开王凤情的工作履历,可以看到她获得过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山西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山西省最美网格员、吕梁市“最美巾帼网格员”、2017-2020年度平安山西建设先进个人、吕梁市2021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员、吕梁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称号,她的家庭获得了“吕梁市最美家庭”“吕梁市孝老爱亲文明户等”荣誉称号。
方山县积翠镇南虎滩村,是一个拥有389户共938名村民的村庄。2014年,王凤情通过竞选当上了村妇联主席,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民办一些好事实事。作为村妇联主席,王凤情接触最多的事就是村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群众遇到的着急事、琐碎事、麻烦事都是她牵肠挂肚的事。在工作的十年间,只要群众有需求,不管早晚,王凤情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她也因此吃过不少闭门羹。“刚开始人家都不认可我,说我干什么的?能为她们办什么事?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用爱心、耐心来服务她们、用真情来感化她们,慢慢地他们就接受了我。”王凤情如数家珍地回忆着说。
2017年,王凤情成为村里的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她注重多方面了解纠纷的前因后果,坚持以法为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村民李某生兄弟俩因为房屋修建产生了矛盾,王凤情接到调解请求后,多次走访双方当事人,经过2天时间的多次沟通协调,最终让兄弟俩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王凤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从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积累法律调解经验,运用法律知识和耐心、公道心,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群众认识和解决问题,达到让当事人双方皆服的调解目的。在担任调解员工作六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多起,其中书面调解98起,口头调解26起,做到了事事有结果,件件有案卷,避免了因情感纠纷引发的矛盾激化,实现了南虎滩村零上访,为建设幸福吕梁、平安吕梁贡献了力量。她巧妙地用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法处理工作赢得了群众点赞,践行了自己“当好村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的职责。
“去年,方山县人民法院来我们镇做普法宣传讲座,结合身边的实际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与群众互动交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关怀和温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誉。希望法检两院组织更多针对农村和农民的法治宣传活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选择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群众提高法治意识,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参加吕梁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王凤情满怀深情地说。
“今年市法检两院的工作报告提出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坚持宽容不纵容,教育、感化、挽救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为妇女儿童的人身安全筑牢了第一道防线。下一步,我将利用服务妇女儿童工作的机会,配合法检两院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希望法检两院加强对农村调解员的调解指导工作,让农村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希望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乡村巡回法庭,深入农村审理案件,让出行不便的村民设身处地感受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为农村纠纷解决提供便利。”王凤情已经为进一步当好村民“贴心人”做好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