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人物

樊永峰:以星星之火 聚志愿之光

□ 文/图 本报记者 罗丽

2025年03月15日 10:30:22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春光明媚,对临县志愿者协会会长樊永峰来说,又是忙碌的一天。他带着志愿者马不停蹄地穿梭于黄河之畔的碛口古镇,筹备即将召开的首届黄河青年生态文明论坛,呼吁社会各界共同为保护黄河发力。

红帽子、红袖章、红马甲,那一抹抹鲜艳的“红”,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标志,也是写在樊永峰心中熠熠闪光的坚定信仰。樊永峰,1981年出生在临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大学毕业后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在公益事业上。每当看到身边有困难群众,樊永峰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帮助渡过难关,他还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类公益活动,从捐款捐物到亲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县城大街小巷到乡村田间地头,樊永峰的身影越来越多……

为了更多更好地帮助他人,也为了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樊永峰于2013年组建了临县志愿者协会,组建了一支召之即来、来者能战的公益志愿者团队,而且公益志愿者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从最初的十多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4000多人。多年来,他带领的志愿者协会与共青团临县委员会联合开发“关注留守儿童,留住美丽笑容”困境青少年关怀项目。每年寒暑假,组织在校大学生来临县支教,让偏远山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滋养。同时,积极联络社会各界,组织实施“霍月生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圆大学梦。“青春兴晋”年末关怀活动是樊永峰开发的爱心项目,目前已连续11年组织发动临县青年筹措物资,年末为全县生活困难群众送去慰问品,让困难群众感受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作为土生土长的沿“黄”子孙,樊永峰目睹了黄河从浊到清的变迁,也深知生态环境保护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守卫我们的母亲河,需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樊永峰介绍,自2014年开始,每逢“世界水日”,他便带领临县志愿者开展针对湫水河流域的巡河活动,普查水中生物、了解河流污染以及沿河两岸农作物种植等情况,并将这一系列活动发展成为每年的常态化活动。2018年开始,樊永峰响应县环保局号召,组织全县志愿者开展保护黄河行动,定期开展河流巡查、拾捡垃圾等系列环保活动,并向沿岸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生物多样性的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小小节水宣讲员”是由樊永峰亲自设计开发的环保项目,旨在通过进校园、走社区的方式,加强学生以及家长的节水护水意识,把志愿服务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来,服务好人民。从2015年开始,樊永峰带领协会16名志愿者,走过柳林、石楼、汾阳、兴县、岚县等十个县市1000余所小学,为10万余名小学生开展节水护水科普课程。当学生们踊跃争当小小节水宣讲员时,樊永峰内心很激动,孩子们才是祖国的希望,就像抓黄河源头治污一样,只有提高人类“源头”的环保意识,祖国未来的天才能更蓝,水才能更绿。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公示“2021年度‘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伊始行动计划先进典型名单”,樊永峰榜上有名。他也被评为全国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生态环境部最美百名环保志愿者”等称号。

“保护母亲河、捡拾垃圾、节约用水”,这些在樊永峰看来,都只是基础性的环保活动。“如何把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措施,因地制宜地融入到自己家乡的环保工作中?”今年,樊永峰计划在碛口古镇组织召开首届黄河青年生态文明论坛,旨在搭建多方对话平台,推动黄河流域保护“一盘棋”格局形成,汇聚多元力量参与黄河保护,让《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活起来”。

樊永峰的公益之路,没有终点,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在未来的日子里,樊永峰计划进一步扩大公益活动的覆盖范围,不仅要深入到临县的每一个角落,还要将爱心传递到更广阔的地区,让更多的人受益。“爱心红似火,善举暖人心”,樊永峰坚信,路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青春不终场,志愿服务将谱写更加华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