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今日论点

党建带工建,焕发国有企业工会新活力

□ 高婧

2025年04月20日 09:03:20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为新时代国企工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党建带工建”,既是国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激发组织活力的关键路径。

一、党建带工建,国有企业工会发展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职工队伍结构多元化、利益诉求复杂化、劳动关系动态化等新问题不断涌现。党建带工建即是通过党组织的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推动工会更好地履行职能、创新服务。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党建为工建提供方向指引,工建为党建夯实群众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国企改革发展大局。因此,只有通过党建带工建,才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工会工作的效能优势。

二、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建设的现实挑战

一是工会的“桥梁”作用弱化。部分国企工会将工作重心局限于文体活动、福利发放等事务性工作,弱化了政治引领功能。二是传统模式的路径依赖。传统工会工作模式缺乏主动贴近职工需求的创新,难以满足青年职工对数字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三是部分企业工会的民主管理职能与企业治理体系存在脱节。工会与党组织、行政部门的权责边界不清,难以形成治理合力。

三、党建引领国企工会工作的实践路径

1、强化思想引领,筑牢政治根基。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国有企业工会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培训、主题宣讲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车间、入班组、到岗位。2、夯实组织基础,增强工会战斗力。党组织应指导工会完善组织体系,尤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新业态拓展中动态调整工会组织设置,确保“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荐优秀党员担任工会干部,选拔工会骨干进入党组织,形成党建与工建的人才互动。此外,加强工会干部能力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懂政治、通业务、会服务的工会干部队伍。3、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工会工作需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互联网+”服务新格局。例如,开发职工服务APP,实现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业务的线上办理;利用大数据分析职工需求,精准制定服务清单。同时,推动民主管理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职代会、云端厂务公开等形式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服务内容上,既要做好帮扶救助、文体活动等基础工作,也要关注职工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等高层次需求,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同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工作室创建等活动。4、激发组织活力,创新工会工作模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时代,为国企工会工作的改革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数字化转型层面,国企应着力构建“智慧工会”生态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职工需求,实现精准服务。探索“云职代会”“在线协商”等数字民主渠道,扩大职工参与覆盖面;组织架构革新方面。积极推行组织机构扁平化改革,简化工会组织层级,增强基层工会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建立工会干部联系职工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人才专业化建设维度,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培训,重点提升政治素养、法律知识和服务能力。

四、构建党建带工建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将工会建设纳入国企党建工作总体部署,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定期研究工会工作、协调解决问题的工作制度。二是健全联动协同机制。构建党组织、工会、行政部门协同发力的“大群团”工作格局。对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坚持“党组织把关、工会参与、职工听证”的决策流程,确保民主管理落到实处。三是优化激励保障机制。完善职工荣誉体系,对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物质奖励与精神表彰,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五、结语

党建带工建是新时代国企工会焕发活力的必由之路。通过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深化职工服务,国企工会才能够更好发挥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职工的职能,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集团兴盛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