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伪科普乱象当止

□ 梁英杰

2025年07月14日 08:01:24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一些‘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书,假借科普名义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直播带货甚至高价开药;还有的通过夸大治疗效果、虚构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敛财牟利,请大家不要轻信,防止上当受骗。”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警示某些“网红医生”的违规行为。

健康科普本是好事。医生凭借专业知识,以短视频为媒介解读健康话题、辟谣解惑,对公众认识疾病、科学预防极具价值。然而,有的“网红医生”却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身着白大褂塑造专业形象,在镜头前夸大治疗效果,将普通保健品吹捧为“神药”;有的编造虚假病例,通过“现身说法”贩卖焦虑,诱导观众购买高价产品;更有甚者,在直播间直接挂载购物链接,边科普边带货,使医疗科普彻底沦为商业推销。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乱象正在消解医疗行业的信任基石。当正规医生在门诊苦口婆心地解释“慢性病需长期管理”时,患者却拿着“网红医生”的短视频质疑“为什么你说得和他不一样”;当医院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时,“网红医生”却隔着屏幕开出处方,将医疗安全抛诸脑后。长此以往,不仅会加剧医患矛盾,更可能让公众在虚假信息中迷失,延误真正的治疗时机。

医疗科普的本质是传递科学、守护健康,而非追逐流量、牟取暴利。当白大褂褪去公益底色,当听诊器变成赚钱工具,伤害的是公众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唯有斩断利益链条,让医疗科普回归公益本质,才能真正发挥其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积极作用,这既是对医者仁心的坚守,更是对公众健康的负责。为此,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大对网络涉医直播带货、信息内容合规性的监管力度,对“网红医生”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平台方需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对违规内容进行清理,对问题账号采取限流、关闭功能等处罚措施,杜绝虚假医疗信息传播;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生的管理,规范其线上执业行为。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警惕,不轻信夸张宣传、不盲目购买推荐药品、不跳过正规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