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打底 品牌领航
汾阳文旅双轮驱动跑出“加速度”
本报讯 (记者 靳艳芳) 从千年酒文化体验到古建筑探秘,从非遗民俗展演到生态田园观光,近年来,汾阳市深挖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资源禀赋,凭借特色与品牌的双重驱动,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汾阳市深谙文化传承对文旅发展的重要性,深挖当地特色,全面发力酒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等领域,打造了“醉美杏花村”“千年汾州府”“红色足迹行”“山水人文路”等多条旅游线路,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汾阳市素有“酒都”美誉,依托深厚的酒文化底蕴,该市大力推进杏花村酒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了“醉美杏花村”旅游线路,包括中汾酒城、汾酒博物馆、汾酒老作坊、太符观、新晋商酒庄等景区景点,游客可以穿梭其中,沉浸式体验汾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汾阳民俗文化的活化利用同样亮点纷呈。该市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展示与教学活动,将汾阳地秧歌、汾阳泥塑等非遗项目融入景区供游客游览体验。在贾家庄生态文化景区,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汾阳地秧歌表演,还能亲自参与汾阳泥塑制作,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品牌建设是汾阳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引擎。该市以文旅活动为载体,以旅游资源为底色,以宣传推介为核心,通过杏花村、贾家庄等金字招牌的带动,增强文旅产业价值。
在品牌带动上,汾阳市动作频频。举办杏花村国际酒博会、诗酒文化节、美食节、杏花节、“86358”贾家庄短片周等活动,不断提升汾阳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省保玲珑塔、非遗项目“窜黄蛇”、冯玉祥双亲墓等文旅资源,投资230万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民宿、水打磨集市,着力打造“赵庄文化”旅游品牌。此外,该市还积极举办各类文旅推介活动,强化文旅品牌效应。“千年汾州府 诗酒杏花村”等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优质旅行社和文旅专家参与;邀请著名学者蒙曼老师赴汾阳市文峰塔、东龙观墓群、太符观等文物古迹参观,体验汾阳地秧歌、传统美食等非遗项目,全方位宣传推介汾阳。
汾阳文旅的“特色+品牌”双轮驱动,不仅让千年酒都的魅力持续绽放,更让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不断释放。据统计,近三年,汾阳市重点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337.74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