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运输局
防汛护路保畅通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入汛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紧盯“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四个不放松”为原则,通过压实责任、精准防控、资源前置等组合措施,全面打响农村公路防汛攻坚战,全力保障农村公路安全度汛,守护民生通道畅通无阻。
织密责任网络,全链条压实防汛责任。从4月起,市级农村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班成立,划分4个责任片区,联动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排查;5月起,各县(市、区)陆续组建防汛抢险应急领导组,完成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7月,防汛地灾IV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全市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制度,市县两级24小时领导带班制细化至每日责任人,确保应急指挥体系全天候高效运转。
聚焦三大领域,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强降雨期间,建设领域所有在建项目暂停施工,对深基坑、高边坡等风险点全面排查,撤离低洼地带人员物资并加固临时设施;养护领域重点盯防山区桥隧、易滑坡路段,集中清理边沟涵洞淤塞物,对水毁隐患点设警示标志并限期修复;运营领域对农村客运线路开展风险评估,途经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班线果断停运或绕行,同步修复损毁安防设施。同时依托“路长制APP+人工巡检”双轨模式,将全市1.5万公里农村公路纳入排查范围,建立“排查—交办—整改—销号”闭环机制,累计处置临崖临水等隐患43处,中阳、汾阳等地的高效排查经验为全域防汛提供示范。
强化装备保障,高效率提升应急能力。采取“市县储备+重点路段预置”模式,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等关键节点囤放砂石料、编织袋等物资:石楼县创新“三组分区响应”机制,3个责任区各配工程机械及15名队员,实现30分钟全域响应;柳林县构建“县道+乡村道+旅游公路”分层应急架构。目前,全市已储备编织袋1.4万条、砂石料1.1万立方米,调配工程机械109台,组建36支应急队伍300余人,形成科学抢险网络。
截至目前,全市43处隐患点全部清零,农村公路实现汛期“零断通”、重大事故“零发生”。沿黄四县重点治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石质边坡,临县段完成1.66万平方米危岩防护,柳林段6次紧急清理淤泥落石;文水县南峪口桥梁护坡坍塌后,应急队伍处置及时,确保民生通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