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吕梁新闻

“地雷大王”李有年

□ 李牧

2025年07月15日 09:40:06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图为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奖给李有年的战马。 资料图

    “地雷大王”李有年给孩子们讲述二十里铺的战斗故事。资料图

对于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有部老电影《地雷战》,称得上是人人耳熟能详,说起来津津乐道。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抗日军民大摆地雷阵,对来犯的日伪军迎头痛击的故事,取材于山东海阳人民群众用自制的土炸药制造地雷抗击日寇的历史事件。无独有偶,抗战时期,我们吕梁也有自己的“地雷大王”,他就是李有年。我来讲讲李有年的故事。

李有年出生在兴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抗战时期,他任兴县二十里铺村的第一任民兵中队长,在党的领导下,保护群众,消灭“日本鬼子”。1941年9月的一天,日伪军对兴县实行秋季大扫荡,闯进二十里铺村。进村之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李有年的父亲有病在身,没有随乡亲们躲到野外,被凶残的“鬼子”开枪打死在家中。噩耗传来,正在保护乡亲们的李有年悲痛欲绝。李有年国仇未报,又添家恨,复仇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烧,不可遏制。

当时,敌人对晋绥边区实行残酷的扫荡和经济封锁,边区经济十分困难,物资匮乏,尤其是武器弹药,虽然边区也有一个兵工厂,但生产的武器弹药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军民的需要。有一天,李有年从区委领回十颗地雷,望着这些黑乎乎的地雷,他心里就琢磨开了:十个地雷还得省着用,能顶多大的事!为什么不自己造呢?于是,在一间简陋的窑洞中,李有年开始制作地雷。一开始他制作的是石雷,但马上发现石雷威力太小,就开始制作踏雷。可是踏雷埋好后,“日本鬼子”走过后,却常常不炸,李有年感到非常奇怪。

有一次,“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李有年埋好地雷后,偷偷藏在山坡上观察。他发现原来是“鬼子”利用探雷器,发现了地下掩饰得很好的地雷,做好标志,后续的“鬼子”自然是大摇大摆地从地雷旁走过。李有年看到这一幕,心想:“如果‘鬼子’走到地雷旁边,还没等他开始探测,就想办法把地雷引爆,那不就好了!”

回来后,李有年开始制作拉雷,他根据已有的踏雷的模样,让村里的铁匠制作出雷体的模子,又组织了一支“熬硝队”,把附近古城墙上的土刮下来,不分昼夜熬制硝,和硫磺、木炭等掺在一起做炸药;民兵们又凑了两千多米长的绳子做地雷引线,足够从公路拉到山顶,遇到有河水的地方,李有年买来铁丝铺到河底;制作地雷拉环时,李有年找了个银匠仔细加工细铜丝,涂抹上白磷,牵引到火药中,只要一拉便擦出火花从而爆炸。

拉雷造好了,还要试验一下它的威力。于是,李有年率领民兵,乘着夜色,把地雷埋到岚县大蛇头“鬼子”据点附近,然后作势向据点攻击,引诱敌人。敌人一出动,当场炸死了两个伪军。首战告捷,第二天,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边区,大家见了面,都喜气洋洋地互相祝贺。一时间,边区各个区都相继成立了军火合作社,采用李有年的方法,制造地雷,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军民手中。有了地雷,李有年带领民兵,大摆地雷阵,踏雷、拉雷、连环拉雷交替使用,令敌人胆战心惊,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摇大摆,横冲直撞了。

1943年,驻守在岚县的日军开始了夏季大扫荡。一天晚上,李有年率领民兵,在敌人必经的大道上埋下了十几颗地雷,上面撒上了干土和羊粪蛋。天刚亮,大队“鬼子”张牙舞爪地顺着公路向兴县方向扑来。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一个“鬼子”当场命归黄泉。“鬼子”大队长气得哇哇大叫,命令伪军前去排雷。胆战心惊的伪军排雷不成,反而又踏响两个雷。敌人摸不清道路上地雷的位置,只好狼狈地撤回了据点。

又有一次,日寇到二十里铺村抢粮、抢东西。村里的群众在民兵的掩护下,早就转移了,留给敌人的是土里埋的、门上挂的黑乎乎的地雷。“鬼子”吃过地雷的苦头,很是小心翼翼,发现可疑的地方就派工兵在前面探雷,结果划出了很多的圈子,整个村子圈子遍地。“鬼子”自以为地雷都被划出来了,得意洋洋之际,一颗埋在厕所附近的地雷炸响,一个“鬼子”被炸飞,另一个腿没了。其他“鬼子”只好灰溜溜地撤了回去。

让李有年威名远扬的一仗,发生在1944年的一天。这年秋季,盘踞在岚县的日军进犯兴县,被贺龙司令员带领的八路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拼命逃出来,企图顺着兴岚公路跑回岚县老巢。李有年奉命阻击敌人,早在敌人溃逃到二十里铺之前,他已经率领民兵给敌人摆下一个地雷阵。他们在村口、村中公路和村后都埋上了踏雷,又在通往岚县的公路上埋了连环拉雷,静静地等着“鬼子”前来。

当敌人逃到二十里铺村的时候,看着静悄悄的村子,想到在这里吃了许多地雷的苦头,不敢随随便便进去,就抓了一百多名群众,逼着群众走在前边,大约一千多人的日伪军跟在离群众十几米的地方,慢慢地向前走。“鬼子”的工兵也用探雷器探测出不少踏雷,作了标志。隐蔽在山上的民兵们,手握连环拉雷的拉线,等群众走过雷区之后,李有年大喊一声:“打!”大家一起拉响了地雷,同时,几十颗手榴弹,夹着串串子弹,准确地射向敌人。群众趁着日伪军慌乱不堪之际,成功脱险。而“鬼子”急忙往后退,慌乱中,又踏中了已经被探测出来的踏雷。一时间,公路上、村庄里硝烟弥漫,枪声、手榴弹和地雷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日伪军被炸得血肉横飞,狼狈不堪,他们不敢再走公路,只好从庄稼地里抱头鼠窜。这一战,当场击毙敌人27名。

1944年冬天,在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上,李有年被评为特等民兵战斗英雄。会上,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地雷大王”。这个美名,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晋绥边区妇孺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