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激励鼓舞我市干部群众——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巍巍太行,涌动着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壮美吕梁,回响着奋进实干的铿锵足音。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三晋大地,谋全局、指路径、鼓干劲,高屋建瓴地对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擘画。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如春风化雨,在吕梁大地激荡起干事创业的热潮。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专题学习深入领会,纷纷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从吕梁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在传承红色血脉中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吕梁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2017年6月21日,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宣教科科长康彦红终生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第一站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她有幸担任讲解工作。“总书记神情庄重,每到一处展陈前都听得极为专注,还不时询问细节,这些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康彦红说,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工作者,存史资政是责任,激励后人是担当。在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下,纪念馆充分发挥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作用,发挥红色资源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将吕梁精神融入血脉,当好红色传人,让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在兴县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永利算起村里的“幸福账”: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8000元,2024年已达1.2万元。他指着北山上郁郁葱葱的经济林介绍:“那1000多亩林子,光杏林就有400亩,收成好时一亩能挣四五千元,深加工后能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几十万元。”如今的蔡家崖,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免费接入有线电视,煤改气工程让天然气通到家家户户,公交车直达村口,村容焕然一新,村集体还为全体村民代缴医保实现全覆盖。6月份刚运营的“晋绥大院”农家乐,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新建的小杂粮加工厂,解决了蔡家崖及周边村的“销售难”。村里产业旺了,村民口袋鼓了,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甜了。
“接受精神洗礼,赓续红色血脉不仅是口号,更是责任与信仰。”吕梁学院中文系新闻学教师张莉深感使命在肩。她说,吕梁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辈用鲜血铸就的吕梁精神,既是精神财富更是育人之魂。“作为高校教师,我要把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引导学生用新闻人的敏锐记录时代、传播真理,在思想引领与社会服务中践行初心,为民族复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力量,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澎湃不息。”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我们把自己的职责摆进去、把阵地的功能摆进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吕梁精神,奋力谱写时代篇章。”红军东征纪念馆馆长刘剑说,“今年,我们以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引进光辉典范——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展览、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这既是一次从抗战烽烟到香山‘赶考’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场跨越时空、叩问初心、汲取力量的精神洗礼。”刘剑表示,将以此次展览为抓手,让广大干部群众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从香山“自我革命”中校准前行航向,让党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
得知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考察,孝义市文旅局局长秦慧琼深感责任重大。她说:“总书记深入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纪念馆,彰显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高度重视。我们将把嘱托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守护文化根脉,活化历史遗产,赋能乡村振兴,讲好孝义故事、抗战故事,把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