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景村驶来“幸福车”
□ 本报记者 王涛
2025年7月1日,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孝义市杜村乡东小景村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孝义市区至东小景村的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这一承载着东小景村群众多年期盼的民生工程,不仅彻底终结了“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东小景村不通公交的历史,更以“红色节点”为纽带,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当地干部群众以实干献礼党的生日的生动诠释。
坚持民生为本,破解“出行难”
东小景村作为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曾是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却因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长期面临“群众出行靠步行、物资运输靠车拉”的困境。多年来,“出行难”不仅制约了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阻碍了酿醋等特色产业与外界市场的联通,也让承载红色记忆的“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难以深度融入全市文旅发展大局。
2025年以来,孝义市司法局驻杜村乡东小景村工作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联合村两委深入走访调研,梳理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将“增设公交站点、开通公交线路”作为年度重点民生项目,东小景驻村工作队经东小景村委会向孝义市交通局、孝义市公交有限公司提交可行性报告,并积极协调交通规划、线路勘测、站点设置等关键环节,从线路规划到站点落地,从车辆调度到运营筹备,市交通局、市公交公司坚持民生为本、特事特办的原则,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便完成前期工作,用速度诠释了“民生无小事”的责任担当。
东小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立星谈及村里公交线路开通,难掩内心激动:“公交线路方便的是群众,连接的是民心。我们工作队要心系百姓冷暖,服务永无止境。”
一路通途,推动乡村振兴
东小景村公交线路的开通,不仅是“车轮上的便利”,更是发展中的机遇。
民生福祉再升级。从此,村民往返市区仅需40分钟,就医、购物、子女上学更加便捷;沿线村庄群众与市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联动,真正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便利生活。
产业振兴添动力。东小景村醋业有限公司依托公交“快车道”,可直接对接市区商超、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半径;村集体规划的农产品加工园、乡村旅游项目也将因交通改善吸引更多投资,推动“醋文化+乡村游”融合发展。
红色基因传薪火。作为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东小景村“首驻地纪念馆”承载着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公交线路的开通,让市区游客、党员干部能更便捷地走进纪念馆,沉浸式感受红色历史,推动红色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砥砺前行,绘就发展蓝图
从“不通公交”到“公交直达”,东小景村的蜕变是孝义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缩影,更是驻村工作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正如村民张大爷所说:“以前去市区卖鸡蛋得赶早摸黑,现在坐公交半小时就到,咱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东小景村公交线路的开通,不仅是一条“便民路”“产业路”,更是一条“连心路”“红色路”。未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东小景村将以“首驻地”的历史底蕴为根,以公交线路的畅通为翼,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续写更精彩的篇章,让红色精神、醋香风味、田园风光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