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市中寨村
绿色产业绘出振兴新图景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盛夏的中寨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道宽阔整洁,公园绿树成荫,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这里,不仅环境优美,产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
“去年,我们的西红柿酱因为品质上乘,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因此我们新建了这个更大的工厂,把生产线移过来,并增加了一个130吨的冷库。预计今年的产量将大幅增长,这不仅为我们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也让更多村民有了就业机会。”村党总支书记董红江指着新建的西红柿酱生产线,向记者介绍道。
中寨村位于汾阳市城东北13公里处,拥有耕地面积4000余亩,村庄共有800户家庭,2200余名村民。近年来,村里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五大任务,积极盘活资源,发展多元产业。通过引进山西吕农生物有机肥项目、千亩高粱种植、果园采摘和西红柿大棚等项目,大踏步在乡村振兴路上前行。
为了充分释放农业的潜力并丰富乡村的经济形态,中寨村依托近两年发展起来的25个西红柿大棚,除了为上海等一线城市输运优质西红柿之外,还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延伸产业链,引进了西红柿加工生产线,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推动了品牌建设。目前,新的生产厂房和设备都已建设安装完毕,即将进入生产环节,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超过20万元的收入。
“村里的西红柿酱生产线,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生活真是越来越好。”在宽敞明亮的新厂房里,61岁的韩月玲正在西红柿酱生产线上忙碌着,说起村里的产业发展,她语气中充满幸福。
转型风帆劲,发展步履坚。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中寨村的产业转型之路并未止步于此。搭乘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的东风,该村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抓住发展机遇,引进了酒类包装线项目,今年3月份开工,预计8月份即可投产,将带来每年40多万元的入股联营收益并带动300人左右的就业,让村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同时,为了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中寨村还依托现有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集休闲、农业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区,大力发展乡村体验旅游线。
“我们总结为‘两心两轴六片区’的功能结构。‘两心’指以村委会为中心形成的村庄公共服务中心和以池塘西侧现有旧厂房改造的游客服务中心。‘两轴’分别指依托中寨村兴中路和文明街形成的公共服务轴线。‘六片区’则包括休闲垂钓区、古村游览区、林果采摘区、亲子游乐园区、传统农业发展区和村居民住区。”董红江介绍。
中寨村的每一步发展,凝聚着村民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随着“三大产业线”的逐步落实,中寨村的乡村振兴“前景图”变得更加清晰。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绿色、富裕、美丽的新农村正在快步走来。
“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和满足。”董红江说道,话语中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村民的深情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