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头条

向新、向质、向未来!

——岚县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中拔节生长

2025年07月22日 10:07:07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韩昊桐

图为岚县经开区一角 孙涛 摄

□ 本报记者 韩笑 高茜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炙烤着吕梁山脉东麓。而位于岚县普明镇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发展热潮比这气温更加炽热。在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的园区里,蓝白相间的厂房玻璃映照着工业园区繁忙的景象,让人真切地触摸到这座山区经开区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

这座以现有铸造产业为基础,以高端精密铸造和矿用装备制造为主导发展产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上,让金属加工的铿锵声与设备安装的嗡鸣声交织成动人的交响乐。

从“旧产业”向“新动能”转轨

循着机器的轰鸣声,记者走进山西鼎元管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一派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扑面而来。

厂房里,电炉房基础已稳稳筑牢,裸露的钢筋被混凝土精心包裹,勾勒出坚实的框架;一旁的电路设备安装正酣,工人师傅们或登高布线、或俯身调试。

不远处,造型机基础的浇筑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另一侧的砂处理生产线已见雏形,管道与机械臂的衔接初具规模,标志着这条生产线的安装已近尾声。

整个厂区内,20余名施工人员各司其职,焊花闪烁、机器轰鸣。岚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周爱军指着一组庞大的黏土砂垂直生产线介绍:“这是国内最先进的418生产线工艺,目前安装进入收尾阶段,7月就能试生产。”他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作为2024年岚县经开区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鼎元管业专注于黑色金属铸造领域。其母公司为河北邯郸一家资深铸造企业,因扩大生产需求,经多方考察后选定落户岚县。

“岚县铸造产业园于去年竣工,标准化厂房的高度、承重等参数与我们的生产需求高度适配,简洁的审批流程和高效的代办服务让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山西鼎元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永亲历“全代办”效率,惊叹“开发区速度”,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期待。

据介绍,待项目试生产启动后,鼎元管业将依托母公司覆盖全国的经销商网络,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5亿元,实现利税约3000万元,同时将为当地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鼎元管业厂房的对面,便是山西熔焱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厂区内,40套自动化机加工设备正高速运转,自动喷涂生产线的机械臂上下翻飞,这座总投资1.8亿元的工厂目前已实现年产8万吨阀门机加工产品的产能。其生产的阀门系列产品,以精度高、性能强、成本低等优势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年销售收入预计达6.4亿元。

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好项目大项目,就没有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岚县经开区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不遗余力将鼎元管业5万吨沟槽管件、熔焱制造8万吨阀门机加工和匠心铁艺铁器制造加工等一大批产业转型项目“娶进门”。其中,山西熔焱阀门制造有限公司8万吨阀门机加工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跑出了招商引资的“岚县速度”。

目前,经开区共有40余户企业入驻,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7户。“当10个标准化厂房的入驻企业全部投产达效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85亿元,上缴利税10亿元,能解决本地劳动就业人员800人。”周爱军说到。

毫无疑问,岚县经开区正逐步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

从“好不好”向“优不优”转换

“去年引进的熔焱阀门项目,就是党建纽带凝聚的结果。”在经开区一楼党建文化墙前,岚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勇勇指着墙上的布局图娓娓道来。

政策暖心、服务贴心、企业安心的“三心陪伴”,是党建引领营商环境的生动模样。在这里,党建从不是“附加题”,而是打造软实力的“动力源”——党员干部是最拼的“招商先锋”,党建阵地是最靓的“招商名片”,红色基因是最足的“招商底气”。

从这面墙上不难看出,从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延伸至产业发展的每一寸土壤;从“1+N”党建矩阵的精心谋局,到“多功能朋友圈”的招商破局,岚县经开区处处都在演绎着“党建强则招商兴,招商兴则发展快”的生动故事。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岚县经开区构建了多维度的党建引领体系。“1”是引擎,“N”是齿轮,每个齿轮都紧扣产业脉搏。经开区创新的“1+N”党建体系,以“三大目标、三个强化、三项保障”为支撑,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产业升级等各个领域。通过“党员联建招商群”“招商大使资源群”等四大朋友圈,岚县经开区已联动宝武集团、宏大特钢等行业龙头,实现“以商招商、以链聚链”的乘数效应。

“一方土地”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要靠招商亲商安商的环境——党员专班喊出“审批不过夜”,为熔焱阀门项目跑出“180天投产”的加速度,这是效率;班子成员包联企业,党员先锋扎进一线,啃下用工、融资硬骨头,这是担当。企业更是被“党建+服务”的温度暖到,不仅愿意扎根,还主动当“代言人”引荐伙伴,形成“引进一个、带活一片”的招商良性循环。

从产业规划的蓝图,到项目落地的实景;从企业服务的细节,到产业生态的构建,当党建与招商深度交融,经开区正以轰鸣之势,驱动高质量发展,让每个项目落地的声响、每条产业链延伸的轨迹,都成为党建引领最生动的注脚。

从“注重量”向“追求质”转变

“刚来开发区时,我每天像个巡守员似的绕着厂房打转,就怕这些‘铁盒子’只能晒晒太阳,成了无人问津的空壳。”郭勇勇伸手摩挲着被晒得发烫的厂房外墙,话语中仍带着对往昔的感慨。

而如今,曾经让他牵挂的厂房区域早已焕发生机——一排排整齐矗立的标准化厂房,不仅成为产业集聚的坚实载体,更化作经开区向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标杆迈进的生动见证,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

这份转变,在岚县经开区的发展规划图上得到了清晰勾勒。图中,一幅不断“进化”的产业图谱正徐徐展开:红色标注的铸造核心区宛如强劲跳动的心脏,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着持续动力;而周围的绿色能源板块与彩色功能区则像密布的血管,相互交织成活力涌动的网络,共同构成多元协同的产业生态格局。

铸造产业是这里的“压舱石”,但绝不是天花板。规划图上,红笔勾勒出的新材料中试基地、低空经济产业园和数字经济港清晰可见,昭示着打破发展瓶颈、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要实现长远发展,就不能困于眼前的规模,必须扬产业之长、聚协同之势,构建“一核多元”的产业生态,方能打破发展瓶颈,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着眼未来,岚县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下个月计划带队外出考察,专门对接高端智能化企业,争取把前沿技术和理念引进来。

“我们还要聚焦制造业振兴升级的主攻方向,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另一方面精心培育本土企业,推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推动产业从分散发展到成链、从链条延伸到聚链成群、从集群雏形到集群成势。”在郭勇勇的畅想中,未来的岚县经开区,将不再仅仅是高端铸造的高地,更会成为一座多业态共生共荣的新区,以质的飞跃实现发展能级的全面跃升。

暮色渐染天际,经开区的灯火如繁星点亮,与橙红色的晚霞交相辉映。这里的每一台机器、每一位工人、每一项政策,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从“量”到“质”、从担心空置到供不应求、从单一产业到绿色多元的转型变革,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