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 高晓艳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党建工作能确保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党建引领,可使学校更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大批适应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推动教育体系完善,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党建工作能够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和思想动力。通过加强党建,可以推动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例如,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可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党建发挥引领作用。党建可以促进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党建还能引导中职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党建与教学改革的意义更为直接和关键。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党建工作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如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红色文化教育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改革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代学徒制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子电器专业,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参与实际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党建与教学改革的协同推进,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现状与挑战
尽管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然而,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仍然沿用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未能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求。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对行业实际操作和工作流程了解甚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给学生实用的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相对较少,难以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四、党建引领教学改革的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在学校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涵盖政治引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多个关键层面。思想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应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重要会议精神。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德技双修、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和学习讨论,让教师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育人使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改革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党建工作确保教学改革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需求,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融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方案中。例如,学校党委组织中心组学习,邀请教育专家解读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最新政策,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如何在教学改革中落实政策要求,确保学校的教学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学校党组织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决策,发挥政治把关作用。在专业设置调整方面,党组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提出专业设置的建议。如某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关注到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组织党员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决定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及时为当地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党组织严格审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内容,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国家教育标准,又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思想建设,凝聚改革共识
加强思想建设是凝聚教学改革共识的关键。学校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师生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思想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要以党史学习教育等为契机,组织师生学习党的历史和先进模范事迹,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邀请老党员、革命先烈后代走进校园,讲述红色故事,让师生深刻感受到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发师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三)优化组织建设,提供改革保障
党组织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学校健全党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支部建设,按照专业、年级等设置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对教学工作的全覆盖。如某中等职业学校将党支部建在专业部,每个专业部设立一个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专业部主任担任,加强了党组织与教学工作的紧密联系。完善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如教学改革方案制定、教学资源配置等,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四)创新党建活动,助力教学改革
在“党建+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党组织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党组织组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如某中等职业学校与一家电子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电子产品研发项目,学生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
学校还应开展“党建+学生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如红色文化节、党史知识竞赛、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在红色文化节中,学生通过表演红色文艺节目、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中等职业学校还应积极探索党建与教学改革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丰富“党建+”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党建引领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共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方山县职业中学党务工作者)